返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五章 万师兄故事(第1/3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庙子从第三天起,就对我们这些居士们,采取和尚一样的生活管理方式了。最让我震惊的是,他们坚持日中一食。

    也就是说,每天中午才吃一餐,据说这是佛祖传下来的规矩。而钱老师虽然赞同,但他也说到:“时代在变迁,佛祖传下来的东西,也变了不少,总算能够够恢复一个把了。”

    我问到:“其实要说恢复,怎么不全部恢复呢”

    钱师兄笑了笑:“说得容易,当时有粪扫衣、乞食,现在能够恢复吗”

    我明白他所说的意思。所谓粪扫衣,当年佛祖在世时,佛家人,衣服,是用什么坟头、垃圾堆捡来的布片,随便缝一下,颜色如同彩旗,破烂并且低贱,这是要大家,对衣着等外在的东西,要有舍离心,不要执着任何外缘。而乞食,就是讨饭吃的意思。

    当别人愿意给你一口饭,你就有吃的,不给你就到下一家试试。别人给的饭再差再冷再脏,你都要吃下去。这叫无分别心。

    但是,到今天,这种制度完全没有坚持下去的基础了。着粪扫衣,本来是破除对外在的执着。但今天,一个和尚穿着这衣服,就完全是污染环境,让人生厌,更别说相信你的佛法了。

    对于乞食,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就开始发生变化。因为在中国那个农业社会,处到讨饭不仅被认为不体面,是寄生行为,而且对个人健康,也不好。基本上,群众是比较鄙视这种行为的。修法的目的,不仅是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对大乘佛教来说,度众生,传播佛法,也需要随顺人民的意愿。如果群众讨厌你,那么,你的法,就没办法进入人民的心中。

    戒律的改革,是宗教史上重大的事件。为了让戒律符合当地人的习惯,依据佛教随顺众生的原则,各地都依据相应的风俗,改变了规则的内容。

    比如西藏,蔬菜很少,而人体的热量,在高寒地区,主要靠肉食补充。所以,在藏传佛教的规定中,对部分肉食的禁忌开遮了。所谓开遮,就是放开的意思。

    内地佛教中,对戒律影响最大的,是百丈清规。僧团的管理,必须要有制度。因为内地大型寺院的集中,所以,制定的规则就非常复杂。这就像部队,为了统一性,就必须制订复杂的条令条例。

    百丈禅师制定的清规,适合于中国这个农业社会的基本形态,在生活和生产上,制定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规定,奠定了农禅的基本格局。从此,寺院摆脱了经济上对官府和社会上的依赖,形成一个自足的传统小社会,保持了宗教的纯洁性。

    这种制度,不仅带有经济上的适应性,而且带有宗教上的统一性,所以,虽是禅宗的规矩,但其他宗派马上就认可了这种做法。

    唯一还可以保持的传统戒律,就是日中一食了。从营养角度来说,只要中午饭吃饱,是可以支撑一天的活动的。从修法来说,肠胃清淡,也有利于练功打坐。

    如果在佛堂这样狭窄的空间里坐上百人,放屁的、打嗝的、体味、口臭,如果太多,起码影响卫生和心情,况且,在神圣的佛像面前,也不庄严。

    这个戒律虽然是最好执行的戒律,但对于初次执行的我来说,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中午吃得虽然比较饱,但是到了晚上吃饭的时间,就有点饥饿的感觉了。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对食物的渴望,让我几乎流口水。

    夜晚打坐时,总能够听到胃里咕咕的响,心思总是无法宁静,根本用不起功来。这天晚上,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在温州,我与妍子坐在桌子边,妈一道一道地给我们上菜,全是四川最好吃的东西:烧白、香肠、鱼香肉丝等等。但是这种美梦,被一阵说不清楚是胃烧还是痛的感觉搞醒。我知道,此时,胃按时间开始磨了,此时是最难受的时候。我本来想起来倒点水喝,起码可以混个水饱,但看到大家都睡着了,怕吵醒了别人,只有坚持挨下去。

    昏沉到半醒,一直到天亮,这个过程,比在部队跑五公里还要难受。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坚持。

    到第二天早上,洗漱时碰到万师兄。他突然问到:“昨天晚上很难受吧”

    “你怎么知道,我是吵醒你了”

    “我睡觉,总是有一半清醒的。”

    “什么意思”

    “为了梦里能作主。”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