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村地处楚河之滨,东面是楚川镇,西面是绵延上百里的大草原。草原的尽头是子金国东方的屏障,闻名遐迩的宁武城。
宁武城闻名于世绝非偶然,它城高墙厚,曾不止一次地阻挡了太古国大规模的入侵。这座城承载着太多人的记忆,流传着各式各样的传说,走出过各式各样的英雄。当然最出名的还要数赵无忌死守宁武,斩妖魔、借天兵,十八骑复国的故事。
相传六百多年前,武略超群、能征善战的太古国国君慕容阳成亲率大军渡过乌河,开启了他短暂却罪恶的侵略之旅。彼时太古国的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在慕容阳成的带领下,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将子金国打得奄奄一息。
偌大的子金国七十余城、二百多个乡镇,不计其数的村落,都沦陷在太古国的铁蹄下。只有东方的宁武、宁远、滨川三城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得以暂时性的幸免。可在强大的太古国面前,这三座城到底能支撑多久,大家的心中其实早已有了定论。而此时太古国的大军正马不停蹄地向宁武城奔来。
彼时宁武城的守将刘向见太古国已经攻陷了十分之九的子金国,自知无法阻挡大军前进,便欲弃城投降。守将要投降的消息在宁武城中不胫而走,巷间坊中,交头接耳谈论的都是这话题,宁武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
彼时赵无忌只是刘向手下的一个士兵长,既无权又无势,手下仅有十余名亲兵追随。当消息传到他耳朵里时,他不禁大为恼火。赵无忌率领手下的十余名亲兵直闯刘府,彼时刘府内众人均欲自寻生计,已乱做一团,赵无忌带人毫不费力地就从刘府中将刘向擒获出来。他威逼着刘向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动员大家积极抵御慕容阳成的大军。
会议是成功召开了,可宁武城内的众将领此时已毫无斗志,心中所念与刘向大同小异,只想着如何才能保得一家老小的性命,至于抵御慕容阳成的大军,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赵无忌见众人观念不同,心中恼怒异常,他一面将刘向囚禁起来,一面动员众兵士抵御慕容阳成的大军。可此时人心离散,一时间兵、民去者十之六七。
赵无忌手下亲兵见大势已去,多有劝赵无忌潜逃者。赵无忌力排众议,坚决要留下来抵抗慕容阳成,他一面加固城墙安排守御之事,一面鼓舞士气教演军士。这时宁武城中愿意跟赵无忌守城者仅有兵士三千余人。
就在赵无忌将刘向囚禁起来的几天后,慕容阳成率领大军抵达了宁武城下,他们展开了猛烈的攻城战。
三个多月,一百余天,三千多名兵士,在赵无忌的率领下,硬是抵挡住了太古国大军十余次的猛攻。然而最后一战,宁武城损失惨重,兵士、百姓几乎伤亡殆尽。赵无忌站在城头看了看身后仅剩的十八名疲惫不堪的兵士,又望着城外铺天盖地的太古国兵士,感叹命运的同时,心中却没有一丝悔意。
接下来的几天,太古国的兵士消停了许多,他们在休养生息,准备发动最后的猛攻,一举踏平整个宁武城。赵无忌这边也没有闲着,他与那十八名九死一生的兄弟搭起高台,焚表祭天,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紧接着他们吃尽了城中最后的一粒粮食,喝干了城中最后一滴美酒,准备在太古国发动最后总攻的时候,杀出城去,与他们殊死一战。
就在赵无忌祭完天的第二日清晨,太古国进攻的号角吹响了,那一天乌云密布,天边轰隆隆不时地响着雷鸣。铺天盖地的太古国士兵向宁武城冲锋,他们的喊声好似要与那雷声抗衡般震耳欲聋。
赵无忌在城中与十八名弟兄洒泪分别,他们骑着骏马,身披重铠,相互怒喊着,相互激励着,相互说着平日里最说不出口的话语……
随着赵无忌佩剑的高高举起,宁武城的吊桥缓缓下降,十九骑发声喊,一起杀出城去。
他们何尝不知道力量的悬殊,他们何尝不知道无论他们杀死多少敌军,迎接他们的都是死亡。可这又能怎么样呢在他们最初决定坚守宁武城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与宁武城牢牢地绑在一起,他们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十九人杀入重围,无不以一当百,与太古国的士兵进行着殊死搏斗。太古国的兵士丝毫没有被他们悲壮的行径所感动,那些兵士将他们围在中间,手中的兵器不住地向他们身上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