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5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一)(第1/3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冀州黄巾这段不好写啊,又是张角又是董卓又有刘备。写完这部分,就该换地图了,大家说是让荀贞去凉州好呢,还是去洛阳好呢,又或者在内郡好呢?多谢897571、67382183、云顶赏月诸位的捧场。

    ——

    甘陵国之原名清河国是得名自国内的一条河水,即清河。清河是绛水的支流,源出甘陵国的最西北边,贯穿甘陵国全境,向东南流经魏郡,至司隶校尉部。

    从甘陵县到清河约有百余里,到了清河就等於到了广宗了,河对岸就是广宗。离开甘陵县,行军三日,抵达岸边。此处有座桥,名叫界桥。荀贞记得日后似乎有个公孙瓒与袁绍的界桥之战,只不知那个界桥是否便是眼前这个界桥。早有一支汉兵在河边等候,却是董卓亲来迎接皇甫嵩。

    董卓打了败仗,朝廷令皇甫嵩来代替他,皇甫嵩既是他的长官,并且他两人俱凉州人,皇甫嵩又是他同州的前辈,他亲来迎接在情理之中。看到皇甫嵩率部来到,董卓远远地迎接上来。

    皇甫嵩看到董卓来迎,令三军停驻,带着一干将校出军上前。荀贞以别部司马之职随行其中。

    在两支军马的中间,董卓与皇甫嵩碰面。

    董卓先下马,皇甫嵩继也下马,跟在董卓身后的将校和跟在皇甫嵩身后的荀贞等人亦随之下马。

    董卓行礼说道:“卓望将军久矣!”皇甫嵩回礼笑道:“与君多年未见,君之风采更胜往昔。”

    借皇甫嵩和董卓说话之机,荀贞细细打量董卓,见他年约四旬,体魄健壮,披甲带剑,从马上跳下来时行动敏捷,走路虎虎生风,说话声音很大。

    汉末三国最有名的人物里边,董卓绝对是一个。在荀贞的印象里,董卓是一个骄横跋扈、残忍好杀之人,但眼前的这个董卓却与他印象中的不太一样,只从表面的言谈举止观之,董卓虽然言语粗豪,没甚文采,但对皇甫嵩很恭敬,一点儿没有骄横的模样。

    转念一想,这也是应该。

    不管董卓日后有何成就,有多么大的威权,现在他只是一个前任的河东太守、现任的东中郎将。别的不说,只皇甫嵩、卢植、朱俊这几个人就稳压他一头,也就是说,他还没有骄横的资本。话说回来,皇甫嵩是左中郎将,董卓是东中郎将,皇甫嵩虽高一点,但两人地位相差不远,董卓似也不必如此恭敬。荀贞心道:“董卓如此恭敬,十之八九是因皇甫嵩的家世。”

    皇甫氏世代将门,久镇边疆,其父祖有名於天下,历仕二千石,门生故吏遍布边郡,皇甫嵩的从父皇甫规是“凉州三明”之一,更名震西州。董卓做为皇甫嵩的同州人,肯定打小就听闻皇甫氏之名,而董卓的父祖最高也只做过县尉,比起家世他拍着马也赶不上皇甫嵩,所以执礼恭敬。

    董卓对皇甫嵩很恭敬,皇甫嵩对董卓也很客气。董卓的家世虽普通,但董卓这个人很有才干。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说起来他虽是凉州人,与颍川郡却有过一段缘分,他的父亲董君雅起於微末,初为郡县小吏,后来得了上官的欣赏,推举他,升迁到颍川郡轮氏县当了一个县尉。董卓就是在颍川郡出生的,不过在颍川没待几年就跟着他的父亲回凉州了。

    所谓”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西州边鄙,土地贫瘠,百姓鞍马为居,射猎为业,因在边疆,时有战事,守塞候望,悬命锋镝,一闻有羌胡诸种犯界抢掠,青壮老弱,乃至妇女便即负戈急往,”去不图返”,去了就没打算活着回来,民风十分彪悍。董卓的父亲本就擅骑射,有武力,要不然也不会当上负责捕盗的县尉,既有家传,又受凉州的民风影响,董卓练就了一身出众的才武之能,尤擅骑射,能携带双弓,在奔马之际左右开弓射箭。

    董卓性粗豪,有游侠风,他的母亲是羌人,他年少时尝游羌中,与羌人的豪帅们相结,后归家耕田於野,有次,有个羌人的豪帅来造访他,他宰杀耕牛招待之。耕牛是农人的命/根子,汉法禁止私杀耕牛,而为了招待羌人来客,他把自家用来耕田的牛都给杀了,这令造访他的这个羌人豪帅非常感动,回去后就送了千余头的牛羊马等杂畜给他。事情传开后,他由是以健侠知名。

    因为才武和名气,也因他熟悉羌人的情况,不久他就被州中征为州兵马掾。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