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洋石油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古晋陷落(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日军登陆舰队占领美里和诗里亚之后,并未四处出击,而是就地固守和清理地方上的反抗力量,并将卸载完步兵的运兵船开回了金兰湾,准备把川口支队剩余在越南的部队运至美里。运兵船一去一回大概需要6天,在这6天里,登陆日军的日子过得并不平静。

    山口洋,位于婆罗洲西北部沿海,最早是三发苏丹国的一个小村庄,17世纪中叶,闯南洋的华人淘金工在这里落脚,建立了港口和贸易点,并不断往这里移民,使得这里逐渐繁荣起来。18世纪时,山口洋属于与兰芳公司(共和国)类似的和顺公司(也可以叫共和国)管理,19世纪20年代荷兰人强行占领了这里。如今山口洋华人比例在70%以上,以客家人为主。

    山口洋西临卡里马塔海峡,与新加坡和苏门答腊岛隔海相望,北面邻近砂劳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荷兰人于19世纪20年代占领这里之后,在此设立了军事基地。本世纪30年代,荷兰皇家东印度陆军部在山口洋修建了一座军用机场,东南亚形势紧张后,荷兰人在山口洋机场部署了1个陆军轰炸机中队、1个隶属于荷兰皇家海军的轰炸机中队,和一个拥有12架型号为b—339d的水牛战斗机大队。

    12月17日上午10时许,山口洋机场的2个轰炸机中队先后起飞,这2个中队分别是陆军的3架马丁b—10轰炸机,海军的3架都尼尔do—24轰炸机,6架轰炸机起飞后,航向东北,目标是美里,准备对登陆美里的日本军舰实施轰炸。

    从山口洋到美里的直线距离约为600公里,2个中队6架轰炸机升空后2小时即可抵达美里上空。

    马丁b—10,是美国马丁公司出口到荷属东印度的一款三发轰炸机,发动机按荷方要求进行经过了升级,左右发动机换装成了柯蒂斯r—1820—g—105a型,相比于马丁公司出口到暹罗的原型b—10飞机,载弹量多出近一倍,最大航程达1996公里。

    3架都尼尔do—24轰炸机隶属于荷兰皇家海军,其实是一款大型水上飞机,安装有3台布拉莫323型940马力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18。4吨,最大时速340公里/小时,装配有2挺7。92毫米mg—15型机枪,1门20毫米机炮。

    2个飞行中队抵达美里上空,b—10轰炸机中队在前,先行寻找目标。

    3架马丁b—10沿着美里海岸线找到日军登陆舰队停泊地点时,日军舰队的瞭望哨同样发现了他们,停泊在美里海岸1英里外的3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防空火力同时全开,密集的防空火力组成了几道交叉弹幕,2架马丁b—10先后中

    弹,但并不影响飞行,中队长见事有不济,于是号召b—10中队全体返航。

    随后飞来的3架都尼尔do—24轰炸机,利用自己白色的机身与云层容易混淆,降低高度后穿梭于矮云中间,给没有对空雷达只凭肉眼观测的日军舰队造成了防空难度,日舰只能对着疑似目标不停射击。一架do—24轰炸机钻出云层,冒着弹雨对离他最近的一只日舰实施了轰炸,do—24轰炸机扔下的2颗200公斤穿甲弹正好击中“东云”号驱逐舰,落入了“东云”号舰尾的炮弹仓,炮弹仓瞬间发生了殉爆,发出了响彻天地的爆炸声,炮弹炸裂了“东云”号的尾部舰体,海水迅速灌入,6分钟后,“东云”号沉没。

    另1架do—24轰炸机见无法接近防空火力密集的军舰,把轰炸目标瞄准了位于近岸地区的一艘运输船,可惜的是,俯冲投弹后,炸弹落在了距离运输船5米远的海面,并未对运输船造成伤害。

    日军舰队的“神川丸”是一条水上飞机母舰,到达美里后便卸下了它搭载的川西h6k型水上飞机,川西h6k机组人员见到荷兰人的轰炸机到来后,迅速给川西h6k装配上弹药,从海面起飞,开始对荷兰人的do—24水上飞机展开追击。

    川西h6k水上飞机,又称为九七型大型飞行艇,飞行艇是日军对水上飞机的一种叫法。川西h6k安装4台三菱43型1000马力发动机,最大航速331公里/小时,最大起飞重量达21。5吨,配有4挺92式机枪和1门20毫米机炮,火力比较凶猛。【… &&最快更新】

    h6k水上飞机升空后,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