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萧文的训令
想是这么想,但是萧文知道,自己并没有准备合适的圆领袍唐装。
毕竟虽然尺寸适合自己的圆领袍唐装在他住的地方,唐国官方长期就准备着。但其实唐国官方并没有准备严格意义上,合乎萧文大良造的地位,汉国使臣身份以及南唐人出身的衣服。
要是穿错了衣服,虽然也不会导致太明显的不良后果,但多少还是会有失体面。
萧文是一个体面人,以他的性格,可不会忽视这种小的细节。
不过还好,萧文虽然没有体面的衣服,却有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钞能力。
他转向上官婉儿,看着小天使问道:“婉儿,你知道洛阳城里哪个裁缝手艺最好吗”
“洛阳城啊”婉儿仔细想了想,说道:“几年前的话,应该是东市的王裁缝了。他帮过很多贵族制作衣服。我小时候的衣服,也是他做的。”
“好。”萧文点点头。
他知道,历史上的唐代长安城有百万人口,需要大量的商品供应。
根据前代都城将工商业店肆集中在固定地区的制度,唐长安城在外郭中的东西两侧设置了两市。
东市与西市一样,都是唐长安城的商业区,二者从功能定位上来说别无二致。
作为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商业区,无论在对外商贸,还是满足城中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市和西市各在朱雀街两侧相同的位置,左右对称,各处在皇城外的东南方和西南方,占地面积大致相等。东、西两市搭建起了唐长安城的商业格局。
“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这是史书中对唐长安城东市繁荣景象的记载。
文献中记载东市内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还有赁驴人、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
东市是长安城中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中心地之一。
这里店铺毗连,商贾云集,工商业十分繁荣发达。市内生产和出售同类货物的店铺,分别集中排列在同一区域,叫做行。
堆放商货的客栈,叫做邸,邸既为商人存放货物,又替他们代办大宗的批发交易。
东市的工商业不仅分门别类,更多达二百二十行,而且各行业的经营,都有相当的规模。
根据史料记载,东市内当时除了店铺外,最中间的地方还设有管理机构和中央派驻机构。
唐代律法严明,中央为了管控市场秩序,不仅在东市内设立了市署这样的管理机构,还设置了常平仓、平准署这样隶属于中央的派驻机构。
唐代实行坊市制度,唐中期前政府不允许在市以外的地方开办商店和作坊,因此东市和西市是唐代比较集中的商业区。唐律严明,政府为了保证市场秩序和买卖公平,在东西两市均设有常平仓和平准署。平准署是物价机构,国家通过它掌握市场上关于民生类商品的价格杠杆,通过政府买卖不断调节着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关系,推动着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其他国家机构不能代替的作用。
而常平仓的功能较平准署则更加具体,常平仓是国家用以调节粮价的粮库。政府在市场以雄厚的粮食、食盐储备作为后盾,随时用以平准粮价,从而进一步稳定市场物价,打击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
不过这两个市场虽然在法律上看起来差不多,可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区别。
因为古人以左为尊,而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因此,在长安城中,大多数达官显贵都集中住在长安城东。
而商人,因为重农抑商的原因,一直处于地位地下的地步。这也让长安城西,成为商人的聚集地。
而顾客的分类,也导致了东西市之间的分化。
在东市当中,商人们大多贩卖奢侈品,高质量日用品。并且其价格相对于其他地方,要高上不少。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