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绝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能臣德臣孰为重】(1)(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这是李隆基第一次见王珺哭。

    他的妻子因是将门小户之女,向来心胸开阔且容易知足,自小练武更显英气不让须眉,婚后十分爱笑,更曾是他起事时有力的后盾。不知何时开始,她竟也添了多愁善感。李隆基心里颇不是滋味,更添几分愧疚,想说的话便不忍再开口。

    谁说国母便不能舞刀动枪了也罢,她喜欢,便随她去吧,毕竟比起现在,他还是更喜欢她从前的模样。

    李隆基虽什么都没说,王珺却再未任自己在宫中练武,直到她成为废后,这便是后话了。

    待李隆基与王皇后相携启程回宫,萧江沅才与王宫正相视颔首,各自叮嘱起帝后的随行之人来。这时萧江沅才发现,静忠在自己身后,不知站了多久。她让其他人先随李隆基入蓬莱阁,自己则拉着静忠走到一边,问道:“今日下学倒早”

    早在萧江沅要替李隆基挡那一枪的时候,静忠就到了。李隆基的反应,萧江沅的怔忡,他一样也没漏看。他本来就不喜欢李隆基,这下更不喜欢了,他也说不上来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只知道当李隆基揽上师父的时候,他颇想把李隆基的那只手砍下来,虽然他不敢。

    见师父的微笑与平时并无什么区别,静忠也赶忙拾起自己最灿烂的笑容,乖巧地点头道:“是。徒儿知道师父忙,本不该来打扰的,是薛王太妃托人来给师父递个话,徒儿怕耽误事,这才……”

    话未说完,静忠便觉眼前一花,一股淡淡的莲花香气当即充斥在鼻前。他看到师父正拿着一张素白的绢帕为自己擦着额边的汗,顿时大脑一片空白,要说的话全都忘光了。

    听静忠突然沉默,萧江沅不解地歪头:“什么话”

    静忠忙抢过萧江沅的绢帕,低下头道:“薛王太妃问,圣人举行千叟宴,是否该邀请上皇一同参加。”

    萧江沅闻言忍俊不禁地摇了摇头,道:“你且去回,大家这千叟宴,本就是为上皇办的,因想给上皇一个惊喜,才一直没向上皇提起,却不想弄巧成拙。今日晚膳,大家会亲自去含凉殿请罪的。”

    静忠道:“师父,您不用先去问问圣人”

    萧江沅伸手去拿静忠手里的绢帕:“你以为,我说的是假话”

    静忠懵懂地点了点头,手不禁微微收紧:“师父,让我洗干净了再还你吧。”

    不过一张绢帕而已,等他洗干净了,没准师父就忘了,到时候他便能留着了。静忠暗自打着小算盘,却不想师父认真地对他道:“那你可记得一定要还啊。”

    静忠始料未及,没忍住皱眉抬头,便见师父转头看向蓬莱阁的方向,颇无奈地道:“不然有的人又该不乐意了。”

    静忠对师父的要求,自然是欣然接受,绝不违抗,连态度都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然而心底已经骂了皇帝无数次了——连手帕都不让送人,管得真宽。

    他却并没有因此就故意曲解了萧江沅的回话去回薛王太妃,以离间李旦和李隆基的关系——尽管他确实这样想过。可这是师父交给他的任务,他无论如何也要好好完成,绝不能给师父丢脸。

    所以,这一日的千叟宴,众老人看到的上皇和天子,正是父慈子孝,毫无挑剔之处。李宪等兄弟也出席了,见父亲和李隆基的关系缓和了这许多,也都安慰了不少。

    千叟宴后几日,李隆基又带着李旦、众兄弟和群臣,搬去了骊山汤泉。李隆基本以为到了年尾,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些,却不想群臣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对他来说特别沉重的话题:立太子。

    太子乃国之根本,早立可安定朝堂和民心,亦可杜绝兄弟夺位之心,而对于通过特殊方式得继皇位的李隆基来说,这也算是对他地位的一种巩固。大唐开国以来,历代皇帝的东宫都没闲着,他李隆基也不能例外。

    可他着实觉得早了点。他人生中的壮年才刚刚开始,就要从儿子里提出一个年长的放在身边,日日等着自己死好继承这大好江山

    他从前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能在姑母和他这个亲儿子之间来回摇摆不定,总是对自己不放心,这下全都明白了。太子还没立呢,他便这般草木皆兵,日后若是立了,他还不知道要怎样多疑,且不论父子之情是否会因此淡薄起来,最起码这皇位他就坐不舒服了。

    他本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