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义眼尖,见中间坐的那位面如白玉,黑发黑须透着儒雅,从面容上看不过三十出头,偏生鬓角夹杂着银丝,笑容温和,目光却透着洞察世事的冷清,这人是谁前座的吕直纬正低低地声音向林义真介绍道:“此公是申国公王克明。”
申国公,如雷贯耳,江安义在德州时就听过他的大名,此人出身平原王氏,其父王思齐是宣帝朝的太师,其姑是郑宣帝的皇后,当今天子的生母,如今的皇太后。
除了出身显赫外,这位申国公年少聪慧,好读典籍,其师嘉许“礼局方正,廊庙才也”。不料王克明弱冠后转而学武,赌博饮酒,游侠仗义,为京中游侠儿所重。京中权贵子苦之,乃暗中诋毁之,为帝不喜。其父亡后,宜城侯爵反授其弟。
适逢北漠盗边,王克明率游侠投身军中,十四年苦战,立下战功无数,漠人闻风丧胆,进京求和。宣帝召其入京,赐酒至酣,脱衣数伤,身上创数多达六十七处,皇后为之泪落。宣帝亦大为感动,称其为“国之干城”,加封申国公,食邑千户,为其开府娶亲。
晋封申国公后王克明婉拒政务,变得十分低调,除了和朋友打猎游玩外,就是参加文人雅士的聚会,逍遥快活。宣帝驾崩后,当今天子有意让其出任左卫大将军,王克明再辞。
虽然申国公没有官职,但谁敢对他有半分轻视,没想到这样一个传奇的风云人物出现在望远楼中,着实令人惊喜,江安义看着申国公也满是崇拜。郭英福将论茶德的情况简短地说了一下,最后将选中的诗和序送给申国公过目。
申国公身旁坐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探着身子看申国公手中的诗。见到江安义宝塔诗,读来妙趣横生,“噗哧”笑出声来,脆声道:“这诗写得有趣,好玩。”
王克明溺爱地看了他一眼,笑道:“此诗体裁新奇,朗朗上口,茶之态、茶之用,爱茶之心跃然纸上,可不是简单的有趣好玩。”
少年人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没有做声。江安义看这少年长得粉妆玉硺,唇红齿白,可惜眉毛过弯,脂粉气浓了些。少年人发现江安义打量他,气鼓鼓地冲着江安义直瞪眼,惹得江安义微笑不已。
待郭英福说完,申国公与十人分别交谈了几句,得知诗是江安义所做,申国公笑道:“我听过你的名头,江南词少,我府中宴客没少唱你的‘齐劝长生酒’,没想到这么年轻。不错,果然名不虚传,得空到我府中耍耍。”
申国公的邀请,众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江安义,只有那少年冲江安义撇了撇嘴。
闲谈已毕,申国公站起身,道:“既来望远楼,怎能不登高望远,诸公,随我一同登楼望远。”
众人簇拥着申国公沿木梯而上,楼道窄小,只能两人并肩而行。申国公牵着少年在前,身后传来句:“国公爷,您这是步步高升啊。”
王克明笑着回转头,问道:“这是哪位的吉言王某谢谢他。”
褚明德一脸兴奋地道:“晚生对国公爷景仰至极,语出至诚,愿国公爷体泰安康,步步高升。”
众人见申国公心情愉快,看来禇明德的马屁拍得申国公舒服,张正道立即接言道:“晚生张正道,祝国公爷心想事成,节节登高。”
“白某祝国公踏升青云阶,逍遥似神仙。”
一时间,青衣共襕衫同舞,马屁与谄媚齐飞。
能得申国公的青睐,对某些人来说是不可求的机遇,拍马算什么,如果能换来荣华富贵读书人的面子能值几文,此等良机,怎肯落后于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想,江安义、张志诚、林义真等人侧身在阶旁,给那些急着上前说话的人让开道。
少年“格格”笑个不停,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瞅瞅那个,乌溜溜的眼珠转个不停。一眼看到江安义靠着栏杆与林义真轻声说笑,少年指着江安义道:“那个写诗的,你也拍一个来听听,马屁拍的不好就不要登楼了。”
众人侧目,不知江安义怎么恶了这个少年公子,看申国公对他的喜爱,此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要不是申国公的长子仅有六岁,众人都会以为这少年是申国公的儿子。
申国公似笑非笑注视着江安义,看他如何摆脱窘境。不少人暗自庆幸,亏得自己的马屁拍得早,到了现在什么好词都被人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