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这些日子里,刘备几乎每天都要去郑玄那,坐那边听郑玄公开讲课。
在赵二看来,刘备对这郑玄的重视程度,要远胜诸葛亮太多了。见诸葛亮只是三顾茅庐,而见郑玄少说得有几十“顾”了!
终于,轮到见刘备的日子了,赵二这才又跟过去,之前刘备的那几十顾,赵二都没陪着。
而正如刘备所说,他只是听过郑玄讲课而已,所以郑玄都不认识他。这次见了后,才终于认识他,承认了他弟子的身份。
看着刘备跟郑玄两人在那谈天论地,赵二只是跟张飞一起在旁边听着。
赵二才不在乎郑玄这个什么经神,只觉得他就是个老头……老头都差不多!
赵二不屑于认识郑玄,郑玄倒是对赵二产生了兴趣,主动来跟赵二搭话,说他听闻新任赵刺史十分有为,只用数月时间,便平定了北海境内的匪寇,给了北海人民一片安宁。郑玄在此对赵二表示感谢。
赵二只是打哈哈说自己不过是尽本职而为而已,没什么需要感谢的。
人老成精的郑玄看出赵二似乎对他兴趣不大,便也没再纠缠他。
之后又听他跟刘备聊了些没营养的话题后,就准备撤了。临走时,赵二忽然问刘备,这人有没有什么本事,可以征辟来做官
因为赵二想到,虽然这郑玄只是个老头,没有加入自己方核心团队的必要。但是看起来他的威望似乎很高,邀请来做官,搞搞内政什么的,或许也不错。
刘备摇了摇头,说郑玄这人不喜欢做官,朝廷征辟他多次,都被他拒绝了。前几年何进想征辟他,州郡的人强迫他去京里做官,结果他虽然被迫去了京里,见了何进一面,但拒绝穿朝服,只隔了一夜就逃走了。
赵二无所谓道:“人各有志,既然他不想当官就算了,反正就是个老头而已!”
从郑玄那里回来后,下面人传来消息,说之前海战逃跑的管承有下落了。
据说有渔民看到有海贼在北方海域一个小岛附近活动,怀疑就是管承的余党。
赵二赶忙派人去探查,几经探查之后发现,果然是管承的船!
报讯的渔民自然获得了奖赏……一条从海寇那缴获来的大渔船。
赵二又赶紧跑到乐安,去跟陆康商量。没想到还没进门,就被仆役告之陆康此时正与家人们一起收拾东西,说要搬家。等见了陆康的面,一问之下,得知朝廷下令征辟陆康去朝中做官。而新任乐安太守,将由一个叫杨沛的接任。
赵二自然要跟陆康说一些惜别的话,顺便把管承的事跟他说了。
陆康想了想,建议道:“管承等人不是生下来就喜欢作乱,习惯於作乱,不能自行悔改,没有受到仁德的教化,所以不知道回心从善。现在军队逼得他们太急,他们害怕被消灭,必定会合力作战。攻打他们既不容易攻下来,即使获胜,也一定会伤害官吏百姓。不如慢慢用恩德开导,允许让他们自行悔改,就可以不用烦劳军队来平定他们。”
赵二有些奇怪,问他:之前管承势力庞大时,为什么非要打,现在他只有残兵败将了,却说不容易攻下来了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陆康便向他解释道,说之前管承家大业大,顾虑也多。只要集结水军,直接在海面上给予痛击,便能够击败他们。
但现在不同了,他已经没有基业了,只剩下小部分船和贼寇。又隐藏在海岛之间,躲藏方便,极难捕获。
他们可以随时跟官军打游击,慢慢消耗朝廷的军力。而且行动迅速,随时可以在任何一个海岸上登陆抢掠一番,然后在官军赶来之前逃之夭夭。
属于那种从地上转移到地下,化整为零的性质。
嗯……这样倒确实难办。自古以来,游击队什么的,就是很麻烦的东西。
赵二挠头问道:“那要不我们假意招降,等他来投降后,再把他宰了”
陆康连忙说不可,说这样你就丧失了信义。
赵二一脸的不以为然,心说对匪寇还要讲啥信义
陆康看出了赵二的想法,便解释说,如果你丧失了信义,不说别的,以后你再招降谁时,就没人肯信了。
这话倒是很有道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