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娃似乎闻到了香味,快步走了过来。
“娘,咱吃一个,就一个。”黑娃道。
“吃吧,几个都行,阿花你们都尝尝。”曹氏笑道。
夏花吃了一个,香香的,脆脆的。
“娘,趁热尝尝。”夏花拿了一个放进曹氏嘴里。
“青叶,小慧快过来,可好吃呢。”夏花道。
两个小姑娘知晓自家姑娘的品姓,便也没拘束,欢喜的走了过来。
“哎哟,好烫。”小慧道。
晚饭后,曹氏,辉儿,夏花去灶房腌制猪肉与发面。青叶,小慧回东厢房继续缝制衣裳。
“娘,今儿咱听奶夸你贤惠能干呢。”夏花笑嘻嘻的。
“咋就说起这话了。”曹氏道。
“上午那会儿子,李叔叔几个都夸咱猪养的壮实,奶刚好听到了,就一顿好夸她大儿媳妇呢。”说着夏花学着姜氏的样子说了一遍,逗的曹氏与辉儿直笑。
一直忙到二更天,众人方歇下。
早饭后,姜氏、曹氏、辉儿、夏花、青叶、小慧都去了灶房。今儿是蒸馍的日子,这里从除夕到大年十五,是不兴干活的,故而要准备好丰盛的吃食,馍即馒头便是其中的主食。
“蒸馍”,会蒸出多种花样,它含有特有的韵味,寓意蒸蒸日上,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表达。
姜氏给每人分派了任务,众人依照分工各司其事。
擀面声,切菜声,刷锅声,脚步声……,齐齐上阵,炸房一片喜气洋洋。
不一会儿子,曹氏将捏好的第一锅放进蒸笼。
约莫一炷半香的时辰,第一锅馍就蒸好了,姜氏揭开,香气与蒸汽迎面扑来,模糊了夏花的视线。再次睁开眼睛,又白又胖,热气腾腾的圆馒头铺满了蒸笼。
只听姜氏道:“来年咱家定会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圆……”。
曹氏与夏花忙过去将馒头捡出来,放进早已准备好的箱笼里。
夏花见姜氏正准备蒸第二锅了,赶紧跑到院子里大声道:“第一锅已经出笼,换花样啦。”
老爷子一行人听闻,将竹子扔进燃着的火堆里,不多久,竹子燃烧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
黑娃兴奋的两手捂着耳朵,两只脚不停跳来跳去。
爆竹声完后,曹氏将第二锅放进锅里。
这一锅白面里裹着豆沙馍,南瓜等,这里豆沙代替五谷杂粮,寓意五谷丰登,南瓜代替各种蔬菜,寓意日子红红火火。
姜氏祈祷完后,曹氏与夏花开始装笼。
姜氏准备第三锅时,夏花照例走出院子道:“第二锅已经出笼,换花样啦。”
声音刚落下,爆竹声便传开来了。
第三锅叫“花糕”,是过年用来招待贵客的美食,它用红枣做点缀,于各种花纹镶嵌而成,既美味又好看,用于招待老人寓意多子多孙、健康长寿,招待刚结婚的新女婿,红枣寓意早生贵子,花糕又寓意日子过的一年比一年高。
三锅出炉后,蒸馍就大功告成。
晌午饭后,夏花几个便回东厢房加紧赶制衣裳了。
近申时,众人见夏志全回来了,甚是欢喜。
晚饭后,曹氏带着夏花,青叶,小慧去烧开水。这几天是集中洗澡的日子,说是除去一年的晦气,干干净净迎接来年。
夏花刚来那会儿子,很是不习惯这里的洗浴,不过庆幸的是满屋子的人对她冬天隔三岔五就洗一次并未多说。
众人洗完澡后就两更天了。夏花洗完回屋后,铺上了宣纸,回想着到这儿的一切,提笔写下了点点滴滴。写完后,她察觉外间还有亮光,披上衣裳走了出来。
“姑娘,快进去歇下,当心伤寒。”两人先后道。
“嗳,你俩也早些歇息。”夏花笑道。
“晓得了,余下几针就收工了。”青叶道。
夏花点了点头,回屋睡觉了。
早晨,夏花醒来时,鲜亮的阳光已透过窗户照进来。她想着今儿没什么事了,便多赖了会儿子床。
“姐,快起来,爹要贴花花啦。”黑娃在窗外喊道。
“嗳,就来了。”夏花欢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