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否认三联(第2/3页)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王妃的义妹。

    海氏竟然离开了京城。

    这些人里一个个心里有鬼。

    看到有人给海氏撑腰,是懊恼的。

    想了一想,就没有去找余颖他们几个人。

    他们并没有知道皇帝还给了余颖一个县主的爵位。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海氏会有这种殊荣,这不可能的。

    大乾朝的郡主、县主,是可以非皇室中人。

    有些重臣的女儿,也会得到这种爵位。

    虽然不如前朝那么珍贵,但一般人也是拿不到。

    事情就这样过去,唐王夫妻连续接到余颖寄来的信件,知道海家买了一些田产,有好有坏。

    余颖是打算好好教那些佃户们种田,增加粮食产量。

    此外,她还开了一家蒙学。

    作为第一个上蒙学的南哥儿。

    余颖亲自教学。

    当然佃户家的孩子要是愿意跟着读书,也可以。

    余颖虽然穿越好多次,不能参加科举。

    但穿越过好多次古代后,对儒家典籍还是很了解的。

    在她的主持下,这个蒙学来念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变成了私塾。

    甚至还有不少女孩也跟着念书。

    余颖鼓励女孩子念书。

    就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大人也可以读书。

    在她看来,一天认识一个字,也是一种进步。

    还别说,在余颖附近的人家,识字已经成为潮流。

    就算是没有纸张,余颖让他们用水在石头上练字,在沙石上练字。

    就是南哥儿也是如此,即使家里有钱,但还是不要太特殊。

    在这个时候,纸张是要花费不少钱的。

    就算是余颖给儿子用。

    但对其他孩子来说,就不行,必须减轻学生家的负担。

    好在因为余颖教他们种田很成功,让不少人知道读书识字有好处。

    有更多的人,慕名来到这个私塾。

    私塾出来的不少孩子,纷纷考中秀才。

    后来,海家私塾被改名为百味书院。

    原本的小镇经过发展,竟然成为一个县城。

    百味书院和那些老书院比,刚开始并不怎么太出名。

    来上学的人还太年轻,没有好的成绩拿出来。

    但书院占地的面积不少。

    教授君子六艺,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

    虽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门门精通,但最起码知道。

    令很多读书人最为惊喜的是,书院里的藏书阁里有不少藏书,有很多是孤本抄出来的。

    这多亏有唐王在,他四处帮着收罗,让书院的书籍追上老牌书院的藏书量。

    因为这个原因,陆续招来不少好老师。

    另外,余颖的县主身份也是让学院少了不少麻烦。

    大家都无视了这位创始人是女性的问题,好在余颖并不怎么管书院的事情。

    她专门聘请了人当书院的山长。

    当然要经过余颖的面试。

    她不希望这位山长是一心只言圣人言的人。

    说句不客气的话,人活在世上,以为只要按圣人言,就可以活得很好,那是做白日梦。

    好在找到的那位山长,倒是很有开阔的胸怀。

    和余颖的理念比较合拍。

    学子们念书时,也要他们锻炼身体。

    甚至还有专门的游学。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很不错。

    一个个根本就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甚至十年后,书院里陆陆续续出现一些进士。

    而当余颖开办书院后,唐王夫妻也是吃惊,想不到她还这样厉害。

    后来他们夫妻干脆就离开京城,带着儿女,来看余颖。

    唐王饶有兴致地做了一个先生,开了一门艺术鉴赏课。

    他感觉这个很适合。

    以至于他根本就无意回京城。

    每年就在过年那段时间回京,参加一下皇家宴会。

    皇帝知道后,让人看看是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