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曲尽星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二十节 他有美誉(第2/3页)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他反过来问:“咱们谁家的田经过官府的手何来田契”接着,他毫不掩饰,表情森然问诸人:“谁也别笑话,今天到我,明天就到你们。”

    刚说完,却还是有人笑。

    一条方脸大汉坐鄢如晦对面,伸着套着碧玉扳指的大拇指,冲他比划:“你是第一大财主。东夏人有眼力,宰了你,灵武人可就立马肥了。”

    鄢如晦不相信他还有心取笑,反问他:“你觉得这事儿不会轮到你”

    那大汉说:“轮到又咋样总比陈国人要强,陈国人是喂不饱,东夏,人家那是不吃,你送人家都不要。”

    有人争论:“不要不要还会夺田产”

    那大汉就冷笑:“你不信你送一回。人家的告示早贴了出来,说是要分给百姓。如果陈国人去拿,你还有人活着既然他不往死路上弄你,就会给你留一条生路。”卖了个关子,他又说:“妻弟的小舅子在县府作吏,透了风声出来,地多的,要看地多少,若是地太多,来路正当,名声好,官府考虑和买一部分,给贴钱。地不太多,还主动帮助东夏作战,可以考虑给把田契給补上。据说,收回来的田还会留下一部分,作战立功了,奖赏大伙用。”

    又有人说:“这叫透风声闾亭里召集地多的财主,已经在专门告诉。那些官职缺着的地方,暂时还没人告诉你而已。今天有人找我,问我亭长愿不愿意干我还在犹豫。他说要干亭长,就一大堆事儿不允许干,我心里还在犹豫,再说东夏不是还要把地方还给朝廷,将来朝廷派的人来了,认不认呢”

    他们竟把同情鄢如晦的一二声音压了下去。

    紧接着,有人说:“今天在河边。大伙与东夏人约好了,明天去县府帮着打仗,我就在城边等着天亮。大鹰和滑台老爷今天晚上就迫不及待进城了。说东夏人看得起他们,他们要挑头,不知道他们今天晚上是不是就去县府。你们可能不知道,当年我在东夏王手下当过兵,那时他是参军祭酒。后来,我们被他弟弟鬼方王圈住,就投了高奴,等高奴被陈国人攻占,我才来的灵武。东夏王当年在雕阴,雕阴富甲一方的财主多了去了,说他把地夺走,老子才不信呢。”

    “大鹰”说的就是博骨律太英。

    后面说的都给忽略掉,谁知道这家伙不是自吹自擂自己的经历鄢如晦不敢相信地问:“你说谁博骨律太英进了城”

    一刹那间,他心潮起伏。

    他不知道是陈国人联络了博骨律太英,给博骨律太英了什么任务,还是博骨律太英是要站到东夏人那边,本想着天亮之后找博骨律太岁商量事情,内心中不免忐忑。

    有人开始冲刚才讲话的人提问:“他带着你去打仗。怎么兵败的他弟弟是鬼方王,这怎么可能呢”

    一群人乱吵吵的。

    有的说兄弟俩商量好的,当年那一败蹊跷,这是说狄阿鸟不好的;有的说狄阿鸟一开始不知道那是他兄弟,后来知道了,两兄弟闹翻了,这是说狄阿鸟好的。

    不过,还是后一个观点占上风,说当年狄阿鸟在雕阴挡他弟弟好几年,鬼方王都不敢南下,结果人走没两年,雕阴就被攻破了。

    高奴离得不远,这个才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自然这样跟着说的人多一些。

    尤其是东夏向陈国开战履约,进了灵武秋毫无犯,更佐证后面的说法。

    他们争论得鄢如晦头疼。

    鄢如晦终于明白为什么众人不担心家产尽夺了。

    东夏王在民间有美誉,高奴离得又不远,那当年雕阴发生的事,都在当地传播过。

    不知道怎么回事,鄢如晦发现这些传闻自己听得很少,自己听得最多的,是狄阿鸟原先是零丁人,还被汗爷带进陈州,结果忘恩负义,投降了靖康,立下功劳,不知怎么回事,娶了皇帝的女儿,封王了。

    他努力从众人的争论中推敲,想还原真实的情况,却又一个关于狄阿鸟的经历从人嘴里说出来。

    争论久了,人吵架,又有人劝架,终于得了一阵消停,是坐鄢如晦对面的方脸大汉幽幽说出来的:“十多年前,东夏王还在我们家乡打过仗,那时候我就敬佩他,当年他叔父起兵,他在朝廷这边站着,而今坐拥一国,他还在朝廷这边站着,咱草莽之人天天嘴边上讲些信与义,却是不敌人家

放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