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欺世盗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章 消息不断时机逝(第1/1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此时汉中反叛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忠州,陈佑等人一直在推演如何才能拿下涪陵。

    自卢子龙被调离之后,接手的马如风除了留少量人防备下游周军外,已经同渝州的蜀军来回打了好几次。

    双方互有胜负,但都不好突破。

    渝州这一片多山,地形复杂,在没有现代交通线的情况下,如果脱离水道的话,大军是很难通过此处的。

    偏师奔袭倒有可能,可惜这里是蜀军主场。远道而来的沈军要想找到一条蜀军没有注意到的小路,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周军方面不是没人提议过,要趁沈蜀交战之时突袭涪陵,只要拿下涪陵,一切都好说。

    只是有一个问题,怎么过江。

    沈军由于没有水军,只有在黔州、涪州缴获的一些船只,故而他们毫无顾忌地在涪陵城周边水域布下障碍。

    周军发现后当然要阻止,也曾趁着沈军不注意派出小船排除障碍,可惜还是有不少残留,不花上一两个时辰是没办法清理干净的。

    再加上桥头都在沈军控制之下,想要抵达涪陵城下,很难。

    所以他们只能等机会,等沈军被蜀军击败。或者放宽一点,两军战事焦灼之时,趁乱清理河道,用船运兵至涪陵城下,一举夺城。

    然而还没等到这个机会,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先是夔州传来消息,沈国果然如预料般挑动了长阳番寨试图截断粮道。好在周军对此早有预案,如今长阳虽乱,但乱子被压制在长阳县内。

    也就是长阳这边山林众多,且离沈国城池较远,否则出现的就该是沈国大军,而非番人了。

    紧接着,江陵那边一直不停息的小规模战斗突然升级,沈国武平节度使自澧州猛攻公安,岳州之军亦攻石首。

    江陵受到如此压力,赵元昌不得不做出抉择,到底是在这里等着,还是回军江陵。

    就在他纠结之时,蜀国太傅、通化郡王杨中广再度派来使节,直言汉中史肇庆已叛,蜀国愿同周国共击之。

    对此,陈佑、赵元昌等人心中犹疑,皆以为这是蜀军乱心之计,作不得真。

    虽作如此想法,但为了保险起见,赵元昌还是通过自己的渠道想要探知真假。只是不等京中之人回报,枢密院就移文荆南大都督府,要求停战后撤。

    送来文书的驿使还带来了最新的邸报。

    自西汉时期各诸侯国在京城设“邸”联络中外起,就有类似邸报的事物了。

    不过其真正出现,还是唐朝,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后,各藩镇都在京城设立进奏院,将皇帝诏令、朝廷动向传回各镇。真要类比的话,就相当于今天的时政报刊、内参要文。

    记载了这些信息的文书被称为“进奏院状”、“朝报”、“邸吏状”等,唐朝之后才有了“邸报”这样一个名字。

    陈佑跟随赵元昌攻蜀,大概每十天能看到半个月之前的一批邸报。如果事情比较重要,则京中会派人快马送来,大约会延迟七天。

    这次这个驿使带来的邸报上,就记载了汉中史肇庆叛乱,以及皇帝赵鸿运通过政事堂下达的一系列诏令。

    这也是六天前的事情了。

    这份邸报其实就是为枢密院文书做注解,否则不会和文书一同送到。

    得了消息之后,赵元昌只是喟叹一声:“怎会如此不智!”

    紧接着就立马招来李继勋,一番详谈之后,下令留李继勋驻守忠州,奉圣、广节、清化、兴山、壮武等军归属节制。其余诸军随水军回师江陵。

    陈佑将忠州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