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越境鬼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三章 让日本人先走(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

    内的夏季并不是很热,往往是阳光下热力灼人,似乎烧起来,但转眼到了树荫下却感觉凉风习习,温度凉爽而又适宜。这种独特的气候,得益于奔腾的红河与其他支流带来的清爽气息,以及遍布城区的高大树木所带来的阴凉,让此刻携美而游的康宁心情格外舒畅。

    与康老爷子和李白石一到河内就参观胡志明陵寝不同,康宁在阿凤陪伴下,第一个参观的景点则是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和背景的镇国寺。

    镇国寺与西湖宾馆遥遥相望,位于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由一条长堤与湖边相连,可谓天水一色,风光迤逦。

    阿凤向康宁介绍说,镇国寺原来位于红河岸边,大约四百年前迁移到现在的位置,是河内最大的香火最旺的寺庙。

    康宁看到镇国寺内人头攒动,接踵摩肩,眉头微微一皱,也就不再苛求什么。

    让康宁感到好奇的是,在普遍信仰南传佛教的东南半岛国家中,多数居民信仰大乘佛教的越南,可以算是一个另类了。听阿凤说河内共有两百多座大小寺庙和道观,其中竟然没有一座是南传佛教的,康宁立刻想到一个伟大的名字——中国。

    回顾越南的历史,自秦始皇设立南越三郡后的一千年间里,越南北部地区一直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直到公元九三九年越南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登上历史舞台,因此中国的思想也自然而然地在这块遥远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哪怕是在此后地大部分时间里,越南一直是以藩属国的身份臣属于中国的朝廷。

    从历史上看。越南与中国的亲密关系是中南半岛其他国家根本无法比拟的,在十九世纪法国人到来之前,越南文化就是中华文化在中南半岛的一个分支,法国佬和美国佬短短百年的占领,可以改变越南的外表,但无法从更深层次改变越南文化地传承,镇国寺内外随处可见的汉字对联和铭牌碑记,就是对中华文化最好的注释。

    镇国寺的庙宇有两大特点。一是悬挂佛教的五色旗和国旗两面旗帜,两面旗帜同样大小非常显眼。二是寺庙内悬挂很多五色经幡,把整个寺庙打扮得五彩缤纷的,这两点大概是受到南传佛教的唯一影响吧。

    寺内到处可见的中文,也让康宁产生错觉,感到自己仿佛置身国内某一清静之地而非域外。

    看到康宁频频感叹,乖巧地阿凤一句“是不是宁哥想家了”的贴心问候,使得康宁猛然醒悟:自己骨子里对故土和亲人的殷勤思念。竟然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尽管镇国寺里里外外游人很多,各种肤色地人种都有,但是受到特工们严密保护的康宁从进入寺庙的那一刻起,就畅通无阻。要买门票人家笑着说不用了直接就请入内。这一切让戴着棒球帽和宽大墨镜的康宁极为舒服,高兴之下在大殿门中对阿凤笑道:“有特权真基巴好!”

    “基巴是什么”纯真的阿凤睁着月亮般的秀眼,好奇地问道。

    康宁忍不住“噗——”的一笑,不过他并没有解释,而是拉着阿凤柔嫩的小手,四处参观起来。

    可是逛了许久,他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就是不烧一炷香,看到阿凤虔诚地向弥勒佛许愿。他还在她玲珑的耳边低声问想生男孩还是女孩,羞得纯洁地阿凤脸飞红霞,嘟起了小嘴。康宁则是心情愉快地低声畅笑起来。

    离开寺庙往回走的时候,要经过一座十来米长的铁索桥。

    铺着坚实木板的铁索桥距离水面约三四米,乍一看还挺险峻,加之桥身略微摇晃。让走过其上的游客们都感到异常的新鲜。

    就在康宁搂着阿凤地小蛮腰,一身轻松自在地来到桥头的时候,铁索桥另一端发生的争执引起了康宁极大的关注:

    一队二十余人的日本游客和一队十余人的中国游客僵持起来,为谁先过桥发生了严重的口角,急得双方的越南导游是上窜下跳,看起来焦急万分。

    中国游客由五六个中青年男子和七八个妇孺组成,看到招摇过市的日本小旗,立刻一反温顺平和的态度,对导游小姐地劝说绝不退让。

    一个操着南京口音的小伙子还十分硬气地大声说道:“中国是礼仪之邦,哪怕是印度人我们都会让他们先过去。只有小日本不行!”

    二十多个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大多由青壮男人组成,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