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悠悠,故人不得留。望眼姑苏,绿水绕城旧。
杜蔓楚珏二人驾驶马车,经过半日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位于姑苏城北的寒山之上,白云观。这白云观本为一不知名道人修道之所。
道人于寒山上孤身潜心修行,八十余载,于前年驾鹤西去。老道早年并非孤身一人,本有一徒弟。老道虽是资质平平,修了大半辈子道也未能修出个正果。
那徒弟却资质高妙,悟性超绝,深得道法玄妙!徒弟论辩寒山各大道观、寺庙,每往皆取胜而归,老道每回与人说起这徒弟...都是低眉含笑,拂须作叹。徒弟道号白云,这“白云观”本为无名小道观,因弟子白云而声名鹊起。
白云道长被寒山寺住持誉为寒山上百年难得一遇的不出世天才,不输于大内“敬玄宫”黄紫真人坐下弟子。寒山寺住持甚至私下有言:百年后,这寒山上,便不是佛门一家独大了!“白云观”有徒白云,势必兴盛。
可惜,未能等到百年!
那年,突厥举国来犯,北地战事告急。大楚陷入颓势...一旦此战落败,大楚再无兵力抵挡突厥骑兵进犯。说不得,整个北地失陷后,突厥骑兵将顺势吞下大楚半壁江山!
届时楚显宗只能下令往南迁都,背靠长江天险抵御外敌,再厉兵秣马徐徐图之收复失地。
失了半壁江山,帝王将相顶多被青史痛骂为失地之君,败军之将!王公贵族,将相世家依然少不了笙歌燕舞,钟鸣鼎食的无忧生活。可北地百姓便要遭殃了!
兵力告竭,大战将败,江山危在旦夕之际。
应楚显宗诏令,江湖豪杰如潮水般涌向边关战场!儒家书院士子纷纷入民间动员百姓...筹集粮草、兵刃、骡马等物资。天下道门十去八九,群山之上仙影渐稀!佛门却只有十之二三门人前去,后国师白衣圣僧李唯识亲身奔赴战场,佛门方才派遣人手增援,战后经户部统计,佛门前去者拢共也不过十之五六!
这场两国举全国之力的战事,在大楚百姓勠力同心之下,终究是大楚以弱胜强胜出!
事后,显宗论功行赏,立道教为国教,对佛门既不惩处也不奖赏,不闻不问。
感念道门牺牲弟子无数,显宗对道门大力扶持!在皇宫设立“敬玄宫”册封无数黄紫真人是其一,令各州府刺史拿出税收供养在战场上军功卓著的道人所在道观是其二。
百姓见上山修道可吃得饱饭,衣食困难的穷苦人家纷纷送子女上山修道。
自此,道门大兴于天下。佛门日渐门庭冷清。
这一战后,百姓修佛者锐减不知凡几!
民间更是流传不知名歌谣讥讽道:盛世天下佛门昌,道家深山独自藏。乱世菩萨不问事,老君背剑救沧桑。
老君背剑救沧桑...那年,白云道长听闻边关告急,跟师傅辞别后,背着一把桃木剑便下山了,未能如期归来......
老道苦苦等候,等到战事结束。等来的只是黄紫真人带来的一封悼亡书,以及朝廷敕封——依白云道长遗愿,敕封老道为姑苏城碟谱真人,“白云观”世受苏州供养!
之后年月,贵为苏州名义上第一道观观主的老道未曾收徒,也未曾去领过刺史府俸禄。
苏州刺史无奈只好命人送银钱物资上山...每回老道都是拒之不受,只是令运送物资之人将物资分发给贫寒百姓。
老道自受封之后,寒山上大小道门观主时常前来论道,老道皆闭门谢客!只是偶尔相熟道观之人前来方才招待一番。慢慢地年岁渐长,相熟之人也相继仙逝。于是“白云观”日益冷清...
徒弟去了,老友也相继去了,最后老道也于前年仙逝了...老道孤苦伶仃,身边也没个人照应,去世半月后方才被上山送粮之人发现!刺史府奉命厚葬老道人。
“白云观”受苏州供养,每年俸禄不在少数!见老道后继无人,上任刺史是个善于钻营之人,将一唤做凌霄的道士载入碟谱假领俸禄...碟谱上凌霄为白云道长弟子。
苏旬上任后,发觉了此事。苏旬是个正直的好官,本想治罪于凌霄,奈何凌霄恰好云游去了!
苏岐偷偷将楚珏载入碟谱...为老道早年下山收的弟子,在红尘中修心,待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