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而土山之巅却常常较为平坦,形成一个台地,往往是极好的耕地,而且面积不小,但因为浇水困难,通常只能种植耐旱作物,这种地形便叫“塬”。
当地有许地方以“塬”为名。
对面的塬叫做秦塬,秦塬上有座秦氏庙。一塬一庙,皆以秦氏为名,听起来有些特别,原本它们并不叫这个名字的,但据说本地几十年前,曾经出过一个秦姓大人物,而且地位相当高,所以一来二去,这里便叫秦塬了,至于塬上的庙,那便叫做秦氏庙了。
秦氏庙不大,只有五间屋子,另外还有两路厢房,总的占地倒是不小,主体都是用青砖砌成,看上去颇有些年头了,但目测相当结实。
能在这个华夏最穷的地方之一,而且在陡峭的土塬之上建造这样的道观,当年的建造者至少在财力上很不一般。
秦氏庙并没有大门,更没有写着观名的匾额,前面只是用了个木栅栏随意围着。若非有人指点,恐怕不知道这个偏僻的乡间,居然有一座道观。
钟魁走了进去,正中间的大屋子内灯光微弱,烛光摇曳之中,三清大帝的塑像,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