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目成仇。
家事不顺,国事不顺,事事皆不顺。老蔡心累了,想要告老,可偏偏赵佶还不让。因为在赵佶的心里,还没有人可以顶替蔡京的位置。而蔡京为了交差,只得向赵佶提出了卖官这个建议。
利益,才是催人做事的动力。没有好处的事,大多数人并不乐意管。荣誉这种口头奖励能糊弄一时,却糊弄不了一世。就跟奖状似的,荣誉归你,好处归我。吃亏上当的事一次就够,只有傻子才会愿意当两回。
千里做官只为财。卖官的确可以为朝廷筹集到一笔财物,但后果却也十分严重。大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会愿意拿钱买官,所以会选择买官的人并不具备做官的资格,其做官的目的也不是为民请命。
花了钱,那就必须要回本。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钱从哪里来还不是要从百姓的身上盘剥,羊毛出在羊身上。
朝廷通过卖官的确可以缓解财政上的压力,但这也会造成恶性的循环,导致民心不稳,将原本站在大宋这边的百姓推到安东大都护府那边。
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安东大都护府汉人当政,而且在安东大都护府治下生活确实要比在大宋治下生活所承受的压力要小得多。至少安东大都护府没有那么许多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
大宋的文人深受“皇恩浩荡”,自是不遗余力的鼓吹大宋的正统地位,可百姓却是很注重实际的。正统再重要,也没有自家的肚皮重要。人心的向背,自然也就向着安东大都护府这面有所倾斜。
辽国南京道是被大宋朝廷收复了,可安东大都护府不仅拿下了辽国的西京道,更是多出了一支以辽人为主的军队。两相对比,还是安东大都护府技高一筹。而且更重要的是,西京道内的辽人已经认可了安东大都护府的统治地位,而南京道,却还需要费上好一阵子呢。表面上看大宋朝廷与安东大都护府在辽国两道问题上平分秋色,可实际上大宋朝廷所得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