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官瞩目下,杨嗣昌艰难地开口:“陛下,陈雨半年之前被破格任命威海卫和铁山卫的双料指挥使,已经不合规矩了,加上履新不久,不宜立即升迁,可以考虑赏赐金银,待一年半载之后再酌情提拔……”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无论什么立场的大臣,都对杨嗣昌的话瞠目结舌。全歼鞑子万余大军,生擒一个贝勒的泼天功劳啊!杨嗣昌作为兵部尚书,居然可以这般无视。
崇祯皱了皱眉,这个观点很不符合他眼下的心境,面对这样史无前例的大捷,不重重封赏功臣,如同锦衣夜行,不仅让自己心里堵得慌,还无法借此机会昭告天下,宣扬自己的功绩。不过他对杨嗣昌很欣赏,加上也知道其内心的纠结,所以没有发作,转而望向其他人:“其他爱卿还有什么看法”
唐世济大步跨了出来,慷慨激昂地说:“本兵此言差矣!如果这样的功臣不重赏,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之心,以后还会有谁愿意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虏如何平定,天下如何太平,大明如何中兴”
崇祯对唐世济今天的印象非常好,心情愉悦地问:“那么唐爱卿有何建议”
唐世济拱手行礼,郑重地回答:“陛下,臣以为,可升陈雨文登营指挥使,授‘护国大将军’衔,衔辖五卫四所,并加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节制山东所有卫所兵马,并封爵位,才能配得上他的功劳,彰显吾皇知人善用、赏罚分明的格局和气度。”
营这种建制,是永乐皇帝手中创立的。当时为了应对海上的突发侵扰事件,朱棣在都指挥使司和卫之间增设了营的军事指挥机构,以便就近快速地传达军令,便于各卫、所及时策应。山东一共设了三个营,分别是即墨营、文登营和登州营。文登营管辖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四个卫和四个原本直属山东都司管辖的千户所,本是四卫四所,陈雨兼任新增的铁山卫指挥使,所以唐世济说五卫四所。只是到了明末,卫所衰败,三大营也名存实亡,只剩下空壳了。
这个建议,和杨嗣昌一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判若云泥,百官一听,都小声议论起来。文登营指挥使倒罢了,“护国大将军”的头衔也是文登营主官的标配,但是左都督一职和封爵就算很隆重的赏赐了,尤其是后者,靖难之役之后,大明武将凭军功封爵的屈指可数。如果崇祯采纳唐世济的建议,那么陈雨就可以称为崇祯年间武将第一人了。
崇祯沉吟了片刻,点了温体仁的名:“长卿以为如何”
温体仁能坐在首辅的位置上数年不倒,凭借的就是迎合皇帝的喜好,至于事情的对错和是非曲直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仔细观察了崇祯的表情,再想了想见到杜度时崇祯的喜悦之情,心中有了计较,便出列说道:“臣也认为,有功要赏,陛下重赏陈雨,才能激励天下将士。只要君臣勠力同心、将士奋勇杀敌,何愁鞑虏不灭、流寇不平”
崇祯又问:“陈雨能大破鞑子,他在铁山卫屯田练兵也是重要原因,如今在他手中朝鲜已经成为牵制鞑子的利器,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