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昔年张循王首纳所统军兵,宋高宗聘诏书奖谕;韩蕲王力陈秦桧误国无果,便力求闲退,甚至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每日只游西湖以自乐;如此情形下,岳武穆如何会不明白宋高宗所忌所讳可即便如此,岳武穆仍一力反对‘议和’,此举之勇谋,比之于战场上与金人厮杀更为雄烈。”
“‘秦忠献公’忠其君,岳武穆忠其国,忠君而舍名者确实难寻,可忠国而舍身者,”彭平康认真道,“才是一国之重器啊。”
“若是一国之国人皆愿从秦桧之‘忠君’,而鄙薄岳武穆之‘忠国’,以为岳武穆是‘不识大体’、‘不懂政治’,此国必距亡国不远矣!”说到这里,彭平康停了一会儿,敛了敛情绪,又朝周胤绪微笑道,“岳武穆方束发时便投身军旅,戎马半生,为宋廷与金军激战不下数百回,胜绩数不胜数,周大人既懂法,那就不妨论一论,仅因一次援助不力,就以‘莫须有’之名赐死一员大将,是否有失公允呢”
周胤绪闻言,静默了片刻,随后,他站起身,朝彭平康行了半礼,“彭大人之忠国,我远不及也。”
——————
——————
1《宋史》的《高宗本纪》中对于淮西之战中岳飞表现的描写:
《宋史》:初,金之入寇也,上命飞以兵来援。
飞念前此每胜,复被诏还,乃以乏粮为词。
最后上御札付飞云:“社稷存亡,在卿此举!”
飞奉诏移兵三十里而止。
及濠州已破,飞始以兵至舒、蕲境上,故张俊与秦桧皆恨之。
2 “宋高宗以柘皋之捷为名论功行赏并罢三大将兵权”
《宋史》:初,张浚在相位,以诸大将久握重兵难制,欲渐取其兵属督府,而以儒臣将之。
会淮西军叛,浚坐谪去。
赵鼎继相,王庶在枢府,复议用偏裨以分其势。
张浚觉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