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正前方就是圣以撒广场和花园,
广场是在教堂建成之后才竣工的,
花园里和教堂前会有一些穿着宫廷装的人在这里拉客合影,
正在东张西望,全身上下写着“我是傻游客”的沙蓓蓓就华丽丽的被缠上了,
她对自己穿宫廷装有兴趣,但是对拍别人没想法。
各种拒绝后,那群人终于放过她,将目标转向别人。
只见一对也是中国来的情侣,以为这是当地的什么民俗表演,特高兴的跟人一起拍照,又特悲伤的被强行索要五千卢布的费用。
这种事,就算是找大使馆,都不会有人管的,所以,若是在俄罗斯热门景点遇到那些cos着什么历史人物的强行拉客合影的人,千万不要对其热情有片刻迟疑,一定要早早躲闪掉。
几经周折进了门,
面向花园的这一侧门的售票口可以购买教堂内和教堂顶参观的票,教堂内部入口也是在这一侧,如果要去顶部参观,则要绕到另外一侧。
整座教堂的地底下一共打了10762根松木的桩基,在砌墙前线建造了教堂的四个柱廊。这些红色花岗岩的柱子均来自维堡附近,是用整块花岗岩切割出来的。由24根石柱支撑的穹顶是支撑在有四个塔楼构成的极其牢固底层建筑上的。为了满足蒙特费兰德的结构设计理念,穹顶不是砖砌的,而是金属结构加上铜板覆盖表面。由于建造过程中使用了水银,有60位工匠在建设期间中毒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教堂的金色圆顶曾被涂成了黑色以防止遭到敌军火炮的攻击,虽然尽力被保护,还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教堂南侧石柱上的一个个弹孔就是证明。
教堂内部装饰着大量的孔雀石、天蓝石、大理石和其它珍贵矿石以及黄金、壁画。金灿灿的圆顶总共用了220磅黄金。20世纪后期,一个福柯钟摆曾经悬挂在这里,以证明地球是沿着轴心运动的。
在教堂的内装饰工程中有大量当年最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参与,例如,卡尔别留洛夫,伊万维塔利和雕塑家彼得克劳茨裘根斯伯格等,教堂西边的壁画均是以旧约全书的故事为主体的,而教堂东边的壁画描述了耶稣基督的一生。
在这个教堂里有将近150个宗教艺术版面,装饰着各种绘画,所有的绘画都是在特殊的打底层上用油画色彩绘成的。画壁画前先在教堂的墙上抹上泥灰,然后加热到100-120° c,再在泥灰层上涂上好几层乳香打底,由于这种基底层的施工太复杂,而且质量并不很好,所以有一部分壁画必须除去并重新施涂。
为了展示室内的绚丽多彩,穹顶下开了十二扇大窗。每扇窗户之下均配有雕像和十二使徒的宗教绘画,主穹顶上的绘画是卡尔别留洛夫的杰作,表达了圣徒们围绕着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沙蓓蓓很好奇:“你说这些教派们,都有什么区别啊”
顾淼所知不多,只知道基督教是不带玛利亚玩的,天主教是不带圣灵玩的,东正教讲究三位一体。
在胸前划十字的时候,姿势和操作流程不一样。
教堂的铜制大门非常漂亮,一共好几扇,每一扇大门有不同的人物群雕,阐述着不同的圣经故事。
从教堂另一侧入口可刷票上教堂顶部,需爬过很长一条弯曲昏暗的石质旋梯。
在这里,可将涅瓦河两岸的彼得要塞、冬宫广场一览无遗。
离开圣以撒,沿着涅瓦大街朝滴血大教堂方向走去。
沿途能看到街角卖艺的年轻人。
著名的洋葱头建筑之一:圣彼得堡救世主滴血大教堂到了。
浮夸的外表已够奢华,它似乎更适合放在莫斯科,而不是圣彼得堡。
事实上,这座教堂就是刻意仿照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教堂建造的,这种戏剧性的情况也使教堂与附近方正的欧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堂内部更是绚丽到不行,通体都是马赛克壁画。
两人用大半天时间参观了涅瓦大街两侧超奢华的三座建筑早已有些视觉疲劳。
刘姥姥进大观园也不过如此了,更何况顾淼是一个现代社会偏爱简约性冷淡设计的“文艺男青年”,哪能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