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城内,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无数男女老幼,争相走出家门,驻足道边,引颈张望,翘首以盼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串流涌动的拥挤人潮,被一群如狼似虎的护卫们强行驱至道旁后,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缓缓而至。
一位年仅十五、六岁的少年新郎官,穿着大红喜服,骑着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列。
远远看去,新郎的身姿挺拔,如青松挺立,目光如炬,威势逼人。如此英姿勃发的少年,却又偏偏生的唇红齿白,面如冠玉,剑眉星目,五官精美绝伦!
遥看着如此英俊不凡的少年新郎,如闷鼓一般的喝彩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此刻正受到万众瞩目的少年新郎官,却对这一切视若未睹,充耳不闻。
他明亮的双眼始终注视着前方,面如古潭深井,波澜不兴。像他这种少年得志,还能保有如此心性,足见品性亦有不凡之处。
那些颇具阅历的围观者们,留意到他的这种淡然后,无不啧啧称奇,赞叹不止!不由得又高看了几分!
只是,埋藏在少年新郎官眼底的那一抹忽隐忽现的冰寒和决绝,却始终无人觉察......就如在这样的氛围里,谁都不会留意,始终飘荡在少年新郎官头顶上的那团淡淡的白云一样!
若是有人细看那团如纱似雾的白云,或许还能惊讶的发现藏匿其中的那团浅浅的黑影。甚至还能感受到,那团黑影似乎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它此刻正兴奋的,稍带戏虐的遥望着少年新郎官!
长长的迎亲队伍,停在张灯结彩的城主府外,少年新郎官翩然翻身下马后,随即换上了一副得体的温和笑容。
按照古老的习俗,新郎官若想见到新娘子,需要闯过一道又一道刁钻考核,如此才能接走心上人。无数新郎,均会再此重重关隘前,吃尽苦头,甚至出尽丑态。毕竟谁都不是全知全能,总有不熟悉的领域,一旦别抓住了弱点,那将举步维艰,最终只得散财借道,侥幸通行。
然而,这位少年郎却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精,无论再过刁钻生僻的问题,到了他的这里后,均能轻易解答。甚至,来到后院时,还有几位练过拳脚,又不那么恬面的姑娘,也主动试了试新郎官的功夫。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而告终。
新郎官博学多识,能文能武的美名,很快响彻整个城主府,不久又传遍整座邵阳城。甚至很久之后,仍被众人津津乐道,奉为榜样!
新郎官无比顺利的见到头遮大红盖头的新娘子后,二位新人红绸相牵,一同恭恭敬敬的叩拜了新娘子的父母后,新娘子洒泪而别,依依不舍的坐上了出嫁的大红轿。
返回时,迎亲的队伍,比来时壮大了许多倍,以至于队伍的最前方都已经出了城,而队伍的末尾处,却仍未离开城主府的范围!
如此声势,纵观整个邵阳城,百年来也仅此一例!
如此热闹的盛大场面,又有谁不愿意凑上一凑,沾点难得的喜气呢!更何况,迎亲的队伍还会时不时的向道旁的人群,抛洒大量红包,若是有幸捡到一两个,至少也能改善下当天的生活......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种无比喜庆的气氛里,迎亲队伍缓缓出了邵阳城。到了城外,队伍稍微提速,午后时分便到了城外十里的明镜山庄。
新轿还未至山庄范畴,轰鸣的炮竹声,却早已经响彻天地间。
新轿进庄后,锣鼓齐奏,唢呐争鸣,如百鸟朝凤一般,把热闹的气氛,再次拔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此时,即便是远远的站着的那些不敢上前的围观老人,受到如此强烈的感染后,在他们枯黄的脸颊上也逐渐显露出鲜亮的红润。至于,那些争相围观的民众,则早已喊哑了嗓子,乐抽了面颊,但却仍不管不顾的挤啊,叫啊的追逐呼喊着.......
到了一座张灯结彩的高墙大院外,丫鬟仆役双双二出,依次落下绣着龙凤呈祥的红摊,直至喜轿门前。新郎翻身下马,净足后,踏上柔软的红毯,缓步来到轿前,长揖一礼后,才掀帘进入轿中。片刻后,新郎横抱新娘而出,在一片无比热烈的祝贺声中,一路行至高堂。
进了主厅,见到了父母双亲,新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