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水军万户马合木率全军随着潮水的退却从淮河入海口冲入海中,他乘坐的帅船是一艘三千石的三层大型战船,可搭载数百名水军,紧随其后的五艘战船皆是二千石以上的战船,上面不仅配置着拍竿、抛石机这样的重型武器,还有三百余名弩军,二百多名战兵。
在以大型战船组成的先锋船队后,便是是由二百余艘五百石至千左右的拔都船及一些伴随左右的小型哨船组成的中军和后军。拔都船上除了水手,搭载的皆是战兵,他们进入外海后将承担突击敌方船队,夺取战船的任务。而哨船则负责侦察敌情,传递消息,抢救落水的己方士兵的任务。
马合木站在帅船顶甲板上扫视着四周海面,他的眼神有些忧郁,回回水军隶属枢密院,是侍卫亲军中唯一的一支水军部队,也是在荆湖水军、龙兴水军和海运漕军损失殆尽后的最后一支水军。整支军队皆是由随成吉思汗西征虏获的波斯、大食等中亚小国的士兵组成。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编成的回回军第一代皆已老去,当下回回水军中的军兵已经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了,虽然还保留着先祖的信仰和生活习惯,但早已忘记了故国是什么模样。即便作为万户的马合木也是承袭的父爵,在平定江南时被改编成水军,参加过一系列争夺江淮地区的水上战役,战后作为探马赤军留守淮安,镇守山东和河南地区。
作为朝廷的战略部队,他们没有参加远征日本及安南的对外战争,而是在当地娶妻生子,渐渐的将这里当做了家乡。在江南平定后,经过一系列的整编,回回水军吞并了周边的一些回回屯驻军及工匠千户,成立了回回水军万户,下辖六个正军千户、四个屯军千户和一个工匠千户所,还有附属于他们的由驱民和新附军组成的百户所。
军屯是按照军队组织系统进行管理的,有关军屯的一切事宜,都由枢密院决定,呈报皇帝批准。军屯的土地,主要是因战争破坏而荒废的空地,均由朝廷发给耕牛、农具和种子,或者给钞作兴建屯田之资。屯田的士兵,有的就地落户,或全户入屯;有的是单身入屯,定期轮换。每个屯田军人所耕种的土地,大体为每人三十亩,但是军屯的土地归仍朝廷所有,屯军还要按规定交纳粮食,作为地租和赋税。
随着战争的远离,一切安定下来后,马合木虽没有机会再展示他的军事才能,却体现出继承于祖先的商人本色,利用自己占据江淮地区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及属下士兵有技术,擅于经营的优势,将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赚取了巨额的财富。又通过贿赂朝中的同族高官,不断的扩充实力,现下他已经是身兼辖地军政大权的一方大佬,管理着一州之地和十数万军民。
生意越做越大,也就需要更多的资源,马合木大胆的将正军转入军屯,除了应付枢密院的点检外,训练也逐渐减少,战船也改装成商船,却挂着水军的旗帜游走于江河湖海,贩运货物。而他也需要朝中有人支持和包庇,在金银的打点下过的也算是顺风顺水,即便宋军攻取了江南,战船游弋于外海,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发展,反而促进了他与江南物资的交流。
但随着新汗真金要再次攻取江南的计划出炉,右相伯颜的入主,马合木的好日子也随之结束,驻守两淮的各万户府都进入了战备,随时准备出兵。而按照他的心思与南朝达成和议是最好的,不仅自己可以将生意做到江南,还能将江南的物品贩运到江北,因此他也曾上下打点,欲促成此事,可却遭到伯颜的严厉训斥,令其整训军队,随时准备参战。
马合木知道伯颜深受新君的信任,凭自己是无力与其抗衡的,无奈之下只能忍痛收拢部队,召回散在各地的船只,进行训练。但是散放的羊,虽然拢会圈中,也需要时间适应。而已经习惯了陆地生活的兵丁,要重新上船也非易事,况且其中许多人因为疏于训练,已经不悉水性,且没有参加过实战。
但是马合木发现当下最缺乏的却是战船,堂堂的水军万户缺乏战船可用称得上的是笑话了。当年参与生意的战船为了能更多的加载货物,皆已将配置的重型武器拆除,且业已多年未曾添置新船,可当下造船已经来不及了。他情急之下,一边以万户府的名义征收辖地内的民船和商船,一边加紧改造,添置武器,最终拼凑起了一支船队。
不过马合木也清楚自己征发的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