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五节
准备大干一场的世新,很快就在县政府那里碰了钉子——县政府以经费紧张为由,否决了他寻求拨款修路的请求。
不是有当年叶永诚为上山村小学修建教学楼的经验吗所以,这个结果也在世新等人的意料之中!
世新也和当年的永诚一样,下了决心要办成这件事情。于是,他就像当年的永诚那样,积极地到县政府走动、求情、要拨款。但他这个上屁股还没有坐热乎的小小村支书,领导想半天也想不起他是谁,如何有人把他当一回事!他没有气馁,一天到晚尽往县政府大楼里钻,比走亲戚串门还勤,也慢慢地混了一个面熟,领导们也慢慢地知道了这个成天来要钱修路的家伙是谁!
很快,上山村计划修筑水泥路的事情,引起了县委的重视。
县委对此召开了一次会议,但这个计划都遭到了绝大多数领导反对,理由是就凭上山村这个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实在没有必要花费巨资修筑水泥路。要知道,山下大多数村子至今也没有通水泥路呢!
世新依然没有气馁,甚至跑得更勤了,并且专找一些做得了主的领导。领导不在,他就在办公室外面候着;领导不愿意见他,他就厚着脸皮往办公室里面钻。每次有幸得到领导的接见,他都会将上山村贫穷落后的情况,以及这条水泥路对于上山村的重要性、将来会发生的改变,详尽地讲给领导听。
一些领导还会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讲完。可当他开口要修路的资金时,领导们都会一致面露难色,继而说一大堆官方的推辞,说什么政府财政紧张,说什么要再研究研究,说什么容后再议……
事情一拖就是一个月,而且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世新倒是跑得够勤,以致县政府把门的保安一看到他,就会调侃一句:“哟……这不是上山村的支书吗你不是刚走,怎么这么快又来了”
政府方面受到了阻力,由康元和丽萍组成的筹款小组,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之前,村里已经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以户为单位,每个人口缴纳五十元用来修筑水泥路。这是集体事业,受益的将是整个上山村的民众,每个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的一份力。
这算是合情合理,也得到了一部分村民的认可,但还是引来了另一部分村民的不满与非议,尤其是那些家里人口众多,或者家庭情况比较差的人家。他们在背地里纷纷指责以世新为首的新一届村委,说他们是以权压人、强摊任务。
快一个月下来,两人跑遍了整个上山村,收上来的钱却是寥寥无几。除了文明表态的一万块钱,其余的加一起也就区区的四五万块钱——这对于一条十公里长的水泥路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很是奇怪,修筑水泥路是一项利民的大事,为何却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呢
这首先与三个新任村干部有一些关系。上任伊始,他们就要做这么大的事情,一时半会还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而且,前任村支书叶文明比他们能耐多了,这十几年来也没能将水泥路修筑起来,就凭三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嘴边没毛,办事不牢!
其次,与当年学校修建教学楼相比,修水泥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需要一笔巨资。而村里就一小部分人拥有摩托车,其余的都是全靠两条腿杆子出行,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有些人甚至狭隘地认为,要他们出钱修水泥路,最后岂不是便宜了那些骑得上摩托车的少数人。以一部分人的觉悟,断然不会干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还有不少人觉得修路是政府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要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出钱,那还要这个政府干什么因此,就算是村里出台了规定,但村民们反应不一,真正支持的人并不多。
出师不利!这对于三个满腔热血的新任村干部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康元的建议之下,世新找到采石坑的支书马来利,并说服他一道到县政府走动——马来利是一个老干部,面子可比世新来得广。再说了,修路不只是上山村的事情,跟采石坑也有直接关系,两个村子合在一处,其影响就放大了。
而对于村民的不热心,丽萍却在无意中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办法。
有一天,她的小卖部里来了一个买香烛金纸,准备到石顶宫礼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