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和大琻士气高涨之下,短时间内就对大魏国占领的三十六城,发起了上百次的猛攻。
这些战役有输有赢,蒙古和大琻居然奋勇夺回了其中的七座城池。
这对于一直处于下风的蒙古和大琻来说,简直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于是乎,整个蒙古和大琻,变得越来越疯狂。为了进一步巩固战争成果,本来就人口稀少的蒙古和大琻开始了穷兵黩武。只要是大于十五岁的男子,小于五十五岁的男人,都必须加入道战斗中去。
经过连番扩容,蒙古和大琻投入道战争的总人数,一下子飙升到了三百八十万和四百六十万。
这么多的军队数量,外加上蒙古和大琻是好战名族,几乎没有任何男人是不善战的。
这么一来,施放出来的强大战斗力,简直令人震惊。
大魏国这边,很显然投入的兵力又很大的不足了,军备方面也远逊于蒙古和大琻。大魏国很显然知道是西宁国开始大规模支援了,可是他们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连外交上的照面都没有任何信息。
大魏国做出的唯一战略部署,就是增兵。
大魏国一次性朝着占领区再次投送了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外加上原本就有的一百二十万人。此时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百七十万之多。
这么庞大的兵力部署,依然不如蒙古和大琻。
可是胜在大魏国是防守,可以借助工事。外加上大魏国的军备上面,注重防守的火炮一点都不虚。最关键是大魏国的军队,纪律严明,章法极为严谨,团队作战能力是最强的。
这一点就弥补了大量的缺点。毕竟蒙古和大琻临时组建起来的庞大军队,都是毫无纪律性的普通百姓,真正的作战能力,要大打折扣。
就这么一来,三国在占领区,开始了极为焦灼的对峙大战。每一天都有城池被攻破,又有城池被侵占。
互相之间打来打去,每一天都是惊人的伤亡。整个占领区顿时成了人间炼狱一般,不断的吞噬着所有的生命。
这是一场持久战,对于远在西宁城的葛岩而言,这些具体的战况都已经不重要了。国事阁会关注所有的战局,及时的调整支援的力度,让三国大战,始终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场战争吞噬的不光是生命,还有海量的财富。
虽然西宁国只是物资和军备提供商,但是大量的消耗性炮弹、弹珠、弩箭等东西,蒙古和大琻依然需要不断的向西宁国购买。
其实依照如今这些消耗品的购买量,支撑整个西宁国的军工业工坊,就已经足够了。
每一天的战争消耗都是极为海量的存在。大魏国那边,也因为这场耗时长久的战争,将自己原本衰败的工坊产业,进行了全面的恢复。
大魏国在太子魏构的带领下,不但恢复了大量的工坊制造体系,还激活了整个大魏国的生产和农业。此时的大魏国,陷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完全凭借国力的循环,就足以支撑这一场庞大的战争。
在大魏国皇族的眼里,这场战争不是一场灾难,反而成了一场集权的手段。
大魏国所有人都很满意,唯独不满意的是普通的百姓。可是如今一贫如洗,吃了上顿每下顿,每一天都要拼命,实在没有精力去想太多别的事情。
外加上又一个犹如战神一般的田如海压制着,任何想要忤逆的苗头,都被扼杀在摇篮当中。
此时的西宁国,经济虽然依旧欣欣向荣,却是因为缺乏了外部的庞大的市场,经济也陷入了短时间的放慢。这并不是好兆头。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