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t;圣熙三年,五月十九日。
太阳大,水汽足。空气潮湿闷热,昭示着江南之地酷暑时节的到来。
江风与海风暂时合作,不再抢夺地盘。风力暂时变小,不仅影响了海上船队的航行,也使得天气更加湿热难耐。
没有多余的试探。王禀留下全部伤兵,和一万多士兵一起防守大军的后路,确保后续辎重能够安全到达杭州城下。他自己则带着五万大军来到杭州城下,和韩世忠的三万大军汇合。
杭州城西面紧挨西湖,南临钱塘江,呈南北长条形布局。从高处往下看,杭州城酷似一颗竖起来的豆子,豆子西边中间的凹陷处连接西湖。
北面城墙长八里,西面和东面城墙长达三十里左右。南面城墙呈圆弧状,长八里有余。箭垛近千,马面敌台上百,箭楼数十,城门楼十数个,每个城门的瓮城和羊马墙都被翻新加固过。
永乐朝堵死了几个城门,将两个城门改作陷阱,大周军只能攻打西北水门、东北角城门,还有东面北段的两个城门。
出于韩世忠和王禀的授意,大周军上来便是全力攻击!
大周军首先推出了六十多架壕桥。
壕桥是为了通过城外的壕沟或护城河等障碍,保证攻城进度的便桥。大周军中的工匠和民夫为紧急打造的壕桥装上轮子,做成车型,以便推徙。壕桥前部还有几个小木轮,只要将小木轮锁死,便可将壕桥固定住。
永乐朝组织十数万人,挖掘了几十天的壕沟,以及壕沟中的竹蒺藜、鹿角尖木……这些努力瞬间作废,大周军只是损失了几百青壮民夫。
大周军的车载床弩、床子弩上前,使用小儿手臂粗细的角木大箭和一次数十支的寒鸦箭打开二十多个缺口。
方腊军的拒马阵不堪一击,羊马墙也被床子弩摧毁,城外的所有方腊军士兵撤入城中。
正午刚过,杭州城北面城墙和东面城墙的北段,方腊军严阵以待。
经过永乐朝的努力拓宽与疏浚,杭州城外的护城河确实很棘手。
但大周有的是聪明工匠,装满河泥的木箱、装满沙石的麻袋、装满泥土的棺材往里一填,不到两个时辰便填出了十五条攻城通道。
距离日落还有一个时辰。
王禀强烈要求立即进攻,彻底打压方腊逆军的嚣张气焰。
韩世忠仔细思忖了一下,觉得大部分军士都在江南征战了半年以上,比平日里吃得好很多。更别提很多军士还时不时找机会给自己“加餐”,夜里瞎的情况应当改善很多,于是同意了王禀的方案。
大周军推出了上百架双弓床弩,和四十多架五哨炮,在长牌手、长矛手和大木排的掩护下靠近城墙。
双弓床弩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份弩臂和弓弦。两副弩臂一大一小,拉力曲线彼此配合,使得大箭射出的速度更快。同时器械的抖动降低,大箭飞行更稳。
五哨炮的威力,介于三哨炮和七哨炮中间。三者都是大周军器监改进了上百年的得意之作,特点是充分利用牛羊马筋、铁制转轴和涂油麻绳的特性,大大提高拉拽式投石机的威力。
三哨炮至少需要三十个壮汉拉绳,才能发挥威力。五哨炮需要六十人以上,七哨炮需要一百多人,甚至两百人一起用力,才能发挥巨大威力。
旗号招摇,方腊军开始反击。永乐朝的重型军械有限,城头的方腊军只能分批次使用金贵的床子弩,使用仿造的长枪形大箭远程攻击,自然是收获寥寥。
双弓床弩、五哨炮刚过护城河,两万大军刚展开阵型,大周军便推出了十几辆铁盾冲车,以及八十多架云梯。
铁盾冲车是利用木板、牛皮、铁盾等物,放到木架上构成三角形空间的一种攻城车辆。数十名军士推动冲车靠近城门,可以利用冲车内吊着的包铁巨木攻击城墙或城门,对材料的要求很高。
云梯是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战械用具,不是上房揭瓦的那种梯子。大周军器监改进的云梯主梯分为两段,中间以转轴连接,靠近城墙时猛地掀开副梯钩住城墙。云梯底部由木板和生牛皮搭建空间,军士在靠近城墙的过程中比较安全。
尽管军中有现成的铁制部件,但战事紧张,大周军的铁盾冲车和云梯都经过了一定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