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勋阳布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章 心路历程(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失意的读书人如何生活

    有点儿家底的还能过上乡老的日子,整日里训导不识字的小民,作为良善人家和官府打交道。作为小民口中的“善人老爷”,在一县八乡也有点儿地位,多少能安慰一下受创的心灵。

    家里没根底,穷苦出身的读书人,各有活法:

    大周工商之盛,市井之繁华属历代之最,超过两成的子民居住在城镇,远离田土而活。市民文化兴起,好些读书人混迹于汴京、西京洛阳、应天府、大名府、潭州、广州、泉州……写点儿淫词艳曲,话本戏曲,追求的是潇洒自在;

    大周冗官现象严重,靡费无算,却也更加追求治理的专业化,细致化。但经制官员还是离不开幕僚、属官和师爷,尤其是知州以上的大员。给实权在身的官员们出谋划策,处理事务,足以慰藉好些读书人的治国情怀;

    大周文华盖世,圣熙元年的识字率超过百分之三。城镇乡野,官办、族办、捐办的蒙学、私塾需要大量的教书先生,为很多穷苦出身的读书人提供了生计。

    上述的几种情况,还算不错,足够安身立命。

    能力有限,得罪过人,或者声名有损的读书人,也有活路。拨弄算盘的账房,帮打官司的讼师,埋首案牍的文书,都可以养家。工商正在大踏步地朝前走,识文断字的人远不够用。

    自觉才华盖世,不忍委屈自己,终日放浪形骸的读书人也有,但很少。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读书识字、开了眼界的读书人别的不说,总得赚钱养家、养儿育女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不是说说的。

    真有本事,或者自以为有本事的读书人还是不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大周读书人的共同理想。

    写话本也可以名扬天下,幕僚当得好可以名利双收,教书育人也算体面……

    没有用,失意的读书人还是不满。他们会给自己取一个化名,寄托自己的愁苦和遗憾。跟亲友写信时,他们从来不说自己的职业,觉得丢人。

    如果有成为经制官员的机会,绝大部分的失意读书人不惜放弃辛苦挣得的田产、房舍、金银和名气,只为了治国平天下的终极梦想。

    士林观念的催化,终于把失意的读书人转变为愤懑的野心家。

    在大周的士大夫阶层看来,写话本、当幕僚、做蒙师都算不得正途。“细枝末节”,他们如此评价。

    事实上,相比前朝,大周的风气已经宽松多了。

    失意的读书人不干了,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放弃理想,压力本就很大,终于在士绅舆论的催化下心声愤懑。

    儒学社会从来不缺野心家,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某些疯狂的野心家,不惜投靠外敌,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方腊军每到一处,几乎屠尽士绅、豪商和官员,导致了士绅阶层的极度敌视。除了腿软投降的,和暂时虚以委蛇的,几乎没有士子大儒真心投靠。

    永乐朝没有胜算,简直是和尚头顶的虱子:明摆着!

    然而方腊一称帝,照样有“隐居民间,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大献祥瑞,大谈永乐朝取代大周的正当性。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老夫做了大半辈子学问,精通实务,朝廷却以几篇文章论短长。朝堂贪腐成风,盗匪不绝,起事不断……若是这个天下换个主人,老夫岂不是一步登天

    野心家心怀万一之念,内心独白恐怖如斯:不跟老子玩儿都别玩了!掀桌子啊……

    言归正文。

    方维良接手了新任务,内心七上八下地离开。

    李响看着方维良的背影,皱眉不语,“这个方维良在想什么刚才心神不宁的,有毛病”

    方维良却是误会了庄主大人。李响竭力发展作坊和奇技淫巧,只是想让庄民过上好日子,同时拥有一支敢战之军。

    造反或者取代大周,成为下一个超级地主,从来不是李响最看重的。

    历朝历代,哪家皇室的下场好得了

    皇室享福是不假,却充满了血腥斗争,到了末世还要被各方势力玩残,沦为统治阶层的替罪羊和新朝祭品。

    李响的眼光十分长远,不干这样的赔本买卖,更别说还有巨大的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