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从金国回归,禀奏高宗,宋钦宗被俘之后,确实生下第二个儿子,取名就是赵训。只是,那个赵训现在依然在五国城居住。
上面这几个人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了,这就说明宋高宗的帝位其实并不稳固。尤其是在太宗一脉中,还有不少与宋高宗一样有继承权、有影响力的宗室。宋高宗坐视弟弟赵榛败亡,私心路人皆知。赵仲湜在靖康初年,就已经官拜节度使,且担任大宗正,在宗族中极有号召力。当初宋英宗就曾经担任大宗正这个职务,然后继承皇位。虽然赵仲湜拱手让出帝位,可是难保赵仲湜的儿孙不觊觎皇权。李勃估计是假货,可留遇僧未必不是赵训。宋高宗不经过任何盘查,直接否定留遇僧的皇子身份,很是可疑。且多年之后才有人回禀,赵训依然在五国城。极有可能是宋高宗事先授意,下面官员才四处搜证。
北宋建国百余年后,皇族人口众多。宋徽宗即位不久,就将皇族分成三部分。宋太宗赵光义一脉依然在开封居住,由大宗正司管理;宋太祖赵匡胤一脉迁居到南京应天府,由南外宗正司管理;四弟魏王赵廷美一脉迁居到洛阳,由西外宗正司管理。
那些被迁徙的宗室,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可是,太祖和魏王两支,从太宗朝起就被刻意打压,到徽宗朝已经完全没落,在朝中根本没有话语权。不过,世事本无常。靖康之变发生时,留在开封、享尽富贵荣华的太宗一脉遭到灭绝『性』打击,落魄而出的太祖、魏王一脉则幸运的得以保全。这两支落魄的皇族,在南渡之后人数上远超太宗一脉。
宋高宗放弃可能威胁到自己帝位的太宗一脉,选择本无争夺帝位可能的太祖一脉,既可以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又可以团结更多的宗族势力。对于得势的人,给与再多,也可能换不回感动。对那些落魄的人,给个三瓜两枣,就可能换来感恩终生。加上他本身确实也算得上是苗红根正,坐上帝位虽然有难度,但也相对简单很多。
此人的存在,其实就是对大梁最大的影响。可以说,只要赵氏宗亲一天不死光或者彻底失势,大宋朝的那些士大夫们,就一天不会真正的归顺大梁。虽然也有人目前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