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族为了抵御外敌,各朝各代或多或少都在经营河西走廊这个咽喉之地,其中以汉代为最。
作为西域通往中原的必经关隘,玉门关和阳关之间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建筑,只不过随着时间的过去,大多都被岁月侵蚀的残破不堪了。
再加上所处之地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地质又大多是沙土和砾石。
不要说大块的坚硬岩石了,连粘着性好,可以用来建造夯土墙的黄土都十分稀少。
这越发给建造防御设施带来了巨大的难度,自然不用指望城墙能够有多么雄伟,有一道可以稍稍阻拦游牧民族骑兵长驱而入的土坝子就已经不错了。
大唐瓦解东西突厥势力之后,就将边防向西推进,在敦煌一带的玉门关、阳关分别驻扎五千战兵。
同时,为了攻略吐谷浑、党项、吐蕃等地,佣兵公会还在这里设立了敦煌分部,跟云中城和圆楼镇的镇北分部,一西一北遥相呼应,所以这里还流动着大量的佣兵战力。
如此一来,原本就相对恶劣的居住环境就越发窘迫,不少佣兵团队只能搭建临时的帐篷营区,引起了不少怨声载道的抱怨。
但抱怨归抱怨,大家也能理解大唐版图扩张过快,人力不足导致基础建设跟不上的难处。
人家[天工门]基建军团已经在拼命的修了,可工程不是一天能干完的,总得有个循序渐进向外扩建的过程,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是咬咬牙,艰苦坚持下去啰。
这一次外敌入侵,原本赶赴朝鲜半岛的唐军和辅兵军团,都在东兵西调之中。
一旦大军抵达,相信玉门关、阳关一线的城防,将会获得一次翻天覆地般的提升。
但是隐约觉得这支西域入侵军队有些古怪的白玉琦。
担心转移缓慢的大部队就算赶到了也来不及修筑防御,所以打算亲自出手先完成基础建设再说。
跟上一次赶赴北疆,在奥能真空环境下还得节约法力不同。
获得了燃素结晶又连升两阶的白玉琦,可谓是鸟枪换炮实力大进,自然不用再抠抠嗦嗦的。
随着白玉琦登上玉门关的烽火台,太岁化身从他身上分离出来,并开始不断分裂。
无数的人影唰唰唰的闪现并消失,沿着玉门关防线向外蔓延,每隔十里都出现了一名白涡化身。
[极限超魔.重塑大地]!
只见原本夯土板筑的土墙和砾石堆砌的城池,像热锅上的黄油一样融化,化作软泥流淌开来。
无论是沙子、砾石还是戈壁,都被转化成了一条宽约五里的粘土带。
然后下一刻,这些粘性极高、可塑性极强的泥土,在轰鸣声中拔地而起。
在无数边关守军震惊的注视下,化作一道高约十丈、宽约六丈六尺,绵延数百里的雄伟长城!
[联合施法.多重造城术]!
不仅仅是高耸的城墙,每隔10公里设立一座附带内外瓮城的中型卫城,每隔一千米还有一座被梅花坞堡拱卫的小型堡垒,这些防御建筑就像是一串钢浇铁铸的锁链,铁锁横江一般锁死了整个河西走廊!
白玉琦联合太岁化身一起出手,自然不可能仅仅只是修筑城墙那么简单。
具有白玉琦一贯设计风格的城墙式建筑内,营房、仓库、兵械所,甚至连澡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一应俱全。
而城墙之下,军营、校场、马圈,以及在这丝绸之路上极具特色的市场、客栈、民居、酒家等各种配套设施。
而且关内大片被改造的土地上,刹那间被绿植遍布,纵横的水渠更是涓涓流淌。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