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问赵若男。
“我亲自指挥。”帐篷里又走出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虽然形容苍老,但是步伐沉稳,声音洪亮,脑门锃亮,中气十足。
这人一身中山装,没有穿军装,宋晓冬看见这个人,脸色立刻就变了。
“我,怎么称呼”宋晓冬看见这个人,紧张的居然有些磕巴,问赵若男。
“就叫我老李吧。大家伙,都是这么叫的。”不等赵若男回答,这老人主动回答道。
赵若男看见老人走出来,也赶忙让到一边,站在他身后。
“不敢不敢!”宋晓冬不敢怠慢。
“哎,我已经退下来了,不用任上哪些虚衔。”老李挥挥手。
“不敢。”宋晓冬还是不敢。
孙依依和楚仙灵对视一眼,好奇这人是谁。
“你叫我老李,我叫你小宋,就这么定了。”老李摆摆手,示意大家都跟进来。
“你们休息一会。”宋晓冬转过头来对楚仙灵孙依依说道。
宋晓冬就跟随老李、赵若男一起进到帐篷里。
老李和宋晓冬坐下来,赵若男来到黑板前,拿起教鞭,仿佛要给宋晓冬讲课一般。
“宋先生,罗布泊你了解么”
宋晓冬想了一想,回答道:“沙漠咸水湖,已经干涸。”
“嗯。”赵若男点点头,指了指桌子上的卷宗,对宋晓冬说道:“你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材料看完。”
“好。”宋晓冬点点头。
老李看了一眼赵若男,也点点头,两个人就都走了出去,赵若男安排大家休息。
宋晓冬就开始阅读卷宗。
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的关于罗布泊的所有文字、图片资料。
罗布泊位于中国大西北,卫星遥感图像酷似人的耳朵,被称作死亡之海和地球之耳。
《山海经》中已经有对罗布泊的记载,称之为“幼泽”,此外,罗布泊还有盐泽、蒲昌海、牢兰海、罗布池等多种叫法。
罗布泊词源来自蒙古语,意为多水汇集之湖,整个区域海拔不足800米,接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等多条河流都汇集于此,一度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会游走的湖泊
在公元330年以前,罗布泊湖水水量充沛,滋养着沙漠明珠楼兰古城,被称作丝绸之路咽喉,之后随着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影响,上游注入的水流量越来越小,于1972年完全干涸。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罗布泊水流主要来自孔雀河,从湖北入湖,逐渐向东部膨胀,形成靴子形状的湖盆,1970年之后,塔里木河上游人类活动需水量增加,塔里木河长度萎缩,最终导致罗布泊完全干涸。
罗布泊地区气候干燥炎热,多发沙暴,昼夜温差大,地貌特征复杂,特有的雅丹地貌如同迷宫一般,风从沙丘之间穿过,响起阵阵哨声,如同百鬼夜哭,丧母子啼,让人闻风丧胆,心惊胆战。
罗布泊干涸之后,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茂密的胡杨林全部枯死,沙漠迅速吞没了绿洲,沙漠绿洲被沙漠漫天风沙掩埋,寸草不生,从生命绿洲,变成死亡之海。
关于罗布泊的研究从未停止,关于罗布泊的各种神秘传说和地摊文学也是层出不穷。长期以来,研究人员都尝试弄清楚罗布泊神秘大耳朵形态的产生原因,但是研究意见从未统一。
遥感卫星的图像上,罗布泊大耳朵图像非常清晰,其中耳阔部分是罗布泊古代东湖西半部分为西湖覆盖,湖岸被切割和掩盖而形成的,雷达遥感与透视能够发现在西湖湖相沉积物之下的古湖岸线,说明古代罗布泊的湖岸轮廓一直在移动和变化,但是一直是封闭状态,不是耳朵形状。
另外雷达图像上还可以清晰的看见6个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些明岸条纹是湖面强烈收缩盐分析出结晶形成的,说明罗布泊经过了6次干-湿气候交替变化。
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有一处楼兰古城遗址,早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就有记载,西域小国,依盐泽建城郭,兵弱易去。
《汉书》有载:“地沙卤少田,国出玉,民畜牧逐水草,有驴马。”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