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汉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七章 攻城(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圣萨尔瓦多城;

    周长过百长的城堡四角各修建有圆形棱堡,内驻守六名士兵,城内一个连队150人,鸡笼有驻兵700多人。

    进入鸡笼的西班牙军队没有完全的装备火绳枪。

    十六世初,意西战争中西班牙步兵主要由弩手和剑盾兵组成,结果在遭遇欧洲最强步骑组合一一宪骑士搭配瑞士步兵的法军后西班牙步兵大败,随后西班牙著名将军贡萨洛拉开步兵改制的序幕,火绳枪和马车回旋炮出现在西班牙军队。

    帕维亚之战,西班牙开始按照火枪兵、长枪兵、剑盾兵同比例编制部队,此时的时间线恰好处在明朝明武宗执政时期,明朝和欧洲已经开始火器改制的西班牙差距并不悬殊。

    在贡萨洛的革新下,西班牙改进了长矛和火神枪的组合,最终演变出著名的大方阵战术,并被冠名欧洲最强步兵的称号,贡萨洛发明的长矛、火枪战术统治欧洲近两百年。

    相同的时间段,明军在同葡萄牙爆发的西草湾之战中首次接触到欧洲火绳枪,此时明朝完全具备仿制生产的技术能力,但葡萄牙所使用的早期火绳枪却没有引起朝廷重视,沿海的倭寇、海盗却首先开始装备葡萄牙火绳枪,直到嘉靖年间,明朝适才开始仿造倭国火绳枪和发射药。

    期间大明也出现了戚继光对火绳枪的推广,却因为制造成本等因素并没有产生实质性效果,明军主要装备还是火门枪。

    此时大明和欧洲的差距开始拉大,

    到文无忌穿越之时,西班牙步兵不仅仅大量普及了轻型火神枪,还出现了能击穿100码之外盔甲,射杀500码内人或马匹的重型火绳枪,

    登陆鸡笼的西班牙步兵就装备有重型火绳枪,但兵士中依旧有剑盾兵的存在。

    西班牙海军流行的战术是双方接战,海军先是利用战舰重型、中型、近距离火炮轰击,接近后用冲撞战术犁沉敌舰,如果对手装备不宜击沉的大帆船,距离极度靠近,利用近距离火炮压制对手甲板战斗人员,剑盾兵强行登舰夺船。

    所以登陆东番的不管是西班牙军队还是荷兰军队都配备有剑盾兵,而不是清一色的火枪兵,圆形棱堡内就有两名剑盾兵。

    已经有二十多名霸刀营、龙家精锐登上城楼,成子龙扑向棱堡之时数条绳索甩下,随后等城的兵士直接绳降落下地面准备打开城门。

    圆形棱堡有进入口和瞭望口,部署一门火炮。

    顺着瞭望口观察,成子龙向身后跟随而来兵士打出手势和攻击信号。

    两名手持弩弓的兵士同时闪入交错换位,空气被急速射出的箭矢撕裂,靠向城楼方向也距离出入口最远,昏昏欲睡的西班牙步兵被弩箭射穿。

    精准射杀,两名兵士扑向内侧已经被惊动,手持轻型火绳枪的西班牙士兵,成子龙手中“太霄”嗡

    鸣一声弹起,顺着瞭望口刺了进去。

    “噗”重枪宽厚的枪锋从一名剑盾兵左颈部穿透而出,去势不减,尖锐的枪锋插入另外一名剑盾兵咽喉。

    右手一拧,重枪拔出,西班牙剑盾兵头部耷拉下来。

    一枪两命。

    打斗声也就在这个时候从其他方向棱堡传出。

    棱堡内部空间有限,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成子龙的身手,而值勤的西班牙兵士警备度也有高低,一声可恐的惨嚎声就在深夜当中刺耳的响起随后戛然而止。

    “特麽的”看着滚落在地面的头颅,岑蒙咒骂一声,随后跃出棱堡。

    然后便看到一个人影违反力学和重力的奔跑在墙面上。

    岑蒙目瞪口呆。

    从棱堡撤出的成子龙已经看到城内右侧房舍亮起的灯火。

    落入城内的兵士集中在城门方向,远水解不了近渴,枪尖挑起地面绳索,快速系在城垛,右手持绳,左手拿枪,成子龙人保持一个斜面夹角,人便顺着城墙墙面跑了出去。

    间隔的距离让岑蒙看不到成子龙手中绳索,能目睹的画面就是成子龙在墙面斜身快速奔跑,随后弹向空中。

    利用绳索,成子龙脚踏墙面足足跑出近十米距离,直接靠近向亮着灯火已经有呵斥声响起的房舍。

    落下时重枪点地,人倒翻而出,空中唰一声,长枪刺出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