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汉之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1/1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颍州张家两员退休大臣没有在流寇攻城之时逃跑,并且在被流寇抓住的情况下大骂不已最后惨死。

    朱大典把这些事迹上奏朝廷后张家两个家主得到了崇祯的追赠。

    张家成为了忠义楷模,朝廷不仅仅给逝者哀荣,也会给予生者入仕的机会。

    大房长孙张德政已经考中举人这一次立刻得到了实缺,被委任为安庆府下辖潜山县县太爷,经历过流寇祸害的张家族人跟流寇不共戴天。

    张家在颍州是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名下田产何其多也,为了答谢救命之恩,他们同意以租赁的方式让出十万亩田产交于谷如山组织人手屯垦。

    流寇肆虐颍州地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遇难,吓坏了诸多地主老财和士大夫,在感谢“红旗军”及时救援的同时,都真心实意希望这些敢战还不扰民的壮士们留下。

    知州尹梦鳌和赵士宽等等颍州官吏不仅仅没有制止谷如山、马福临带着手下收罗无主之田亩,还竭尽所能帮着他们把得到的田亩合法化。

    他们还主动跟各大地主协商,采取置换、租赁、购买的方式让“红旗军”屯田连片,以便于进行小流域治理。

    颍州地区地下水自愿丰富,挖掘十米的灌井就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地下水,一个灌井足能够保证二三十亩地抗旱需要。

    霍邱县城、颍州城都是大平原难以守卫,唯有城池可凭,因此虽然这里有高达一两千万亩田地,凭借“红旗军”一千几百人马也无法屯垦太多。

    现在只不过搞了一百余万亩及时补种了麦子和马铃薯、甘薯、玉蜀黍,中都地界由于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使得土地矛盾不再突出,不少土地根本无人耕种。

    谷如山已经组织了一两万乡勇武装使用白蜡杆长枪训练突刺,其中也有不少会骑马有武艺之人。

    为了得到这些人的效忠,每一个参加训练的乡勇家庭都有不低于三十亩田地,“红旗军”高调宣布只收取一半产出承包所有的苛捐杂税。

    中都地界的田亩都能够做到两熟,老百姓知道只要安心种好自己名下的土地,届时收获七十石粮食就可以留下三十五石自由支配,积极性空前。

    团练武装自然是选拔家世清白有武艺或者会骑马之人,现在有三千六百人半脱产训练。

    这些人无一例外是有两个以上男丁的家庭,他们只需要在农忙时节参与劳作基本上不影响家里的耕种。

    遭遇战火洗礼,颍州这片地区的老百姓和乡绅士大夫被流寇教育了,提高了不少认识,终于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知道流寇不灭自己的家早晚有一天会被毁了。

    没有人掣肘“红旗军”组织团练、调用物资,参与训练的乡勇也积极主动。

    死里逃生的知州尹梦鳌和一帮颍州官员亲眼见识了“红旗军”安民、练兵的能力叹为观止,他们根本不去管朝廷是不是猜忌东平侯,愿意跟“红旗军”合作守好这片广袤的平原。

    流民太多,粮食太少,颍州官吏束手无策,眼看着饥民逐渐增多之时,“日月海运”、四方快运联手运来了十几万石粮食。

    那是沈明、黄可造等等跑日本贸易一路顺风,由于熟门熟路一切顺利花了一个多月安全返航,运回来倭国精米五十万石,如今体系内存粮足,完全可以支援内地。

    &nb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