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就手中武器表演的内容、各支阅兵队的组成、大阅兵所要达到的目标等内容,进行了讨论研究。
尔后,立即召开军人大会,就相关事项进行了明确。
不过短短半日,各路军马即展开了针对性操练,演练场到处是抓紧点滴时间训练的身影。
场面之火热,前所未有。
雷厉风行的作风,争强好胜的心态,一览无余。
即便是从军一生的多思过,也从未见过如此众志成城的操练场景,不由对自己的提议,甚至得意。
同时对华枫的举一反三,很是佩服。
……
这就是典型的“坏事变好事”!
本来求战心切的将士,由于东风迟迟不至,心态已然变得越来越浮躁,对抗清义军决策层的不满之论已然甚嚣尘上。
认为华枫等人太过小心,不过一些普通清兵而已,何需如此费神劳力
直接闯进清营大杀一气,岂不省事
至于些许强弓硬弩、武林高手,又有何惧
要知道,抗清义军阵中,可是高手如云,何惧来哉
华枫委曲求全的苦心,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胜利的想法,这些将士有的理解,有的却懵懂无知。
即便各主将有所诠释,但不以为然者仍是较多。
而阅兵决定出台之后,不但立即转移了全体将士的注意力,还进一步激发了练兵热情。
实可谓一举两得。
……
华枫之所以将阅兵时间定在半月之后,主要基于两点原因。
其一,因为陈近南多方估测、反复演算后告知,半月之内无东风。
既然无法行事,那就只能操练半月了。
其二,如果操练时间太短,恐怕效果不大。
毕竟要展示的内容有三项之多。
毕竟大多数人并无从军经历,连军人最起码的集合站队、队列行进、口号番号、坐相站相都从未见过。
这些,都要从头学起。
……
好在教头倒也足够。
那从北伐义军跟随华枫而来的二千余老兵,顿时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而这些人在抗清义军阵中,原本属于最底层的存在,这次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那些平时只能仰望的武功高手,此时却被自己极为“放肆”的呼来喝去。
就连高高在上的主将、副将和诸多将领,也不例外。
因为操练之前,主将就非常严肃的当众要求:操练必须从难从严,任何人都必须听从教头指挥,无人可以例外,包括他自己在内。
相似的一幕,在各路军马同期上演。
各军主将委实是英雄所见略同!
……
大规模阅兵,其实就是另类战场。
体现的,不仅仅是一支军队的战术素养,还可从侧面反映其战斗力、凝聚力、接收力。
因为,只有三支兵马有北伐义军这些老兵的存在。
分别是前军、中军各有一千人,弓箭营有六百人,其余各路兵均再无老兵。
就连操练教头,都是华枫统一从中军指派。
因此,可以说基本上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
教头能力持平,同时起跑,如果落于人后,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操练之时不认真,未认真对待大阅兵;二是自身能力素质偏弱,接收新鲜事物较慢。
无论何种原因,皆为各主将所不容。
因而各军主将不约而同的做标杆、作表率,带头严格要求,带头严抓细训,带头听招呼守规矩。
主将如此,其余部属又哪敢偷奸耍滑
教头或许拿你无可奈何。
但主将呢
毫无疑问,轻松加愉快!
无论武功,还是声望,主将均远远超出配属将领,更遑论普通一兵。
而且,即便对簿公堂,也毫无胜算。
统帅华枫,当然也得维护主将之权威。否则,威严受挫的主将,又如何带兵打仗
……
紧张忙碌的日子,与轻松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