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补昨天晚上没有更新的章节)
一个村子的力量完全整合起来爆发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如果不是因为材料的供应不足,可能整个村子的人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小屋了,这时离李德回来才不到十天,村子中就已经建起了两排整齐排列的青砖瓦房,已经有十几户人家搬进了新建好的小院里。
而村子的整体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两条用废弃的砖块铺设的青砖大道十字交错在村子中心,一丈半的宽度足以容纳两辆拉货马车并排通行。房屋地基的前后,一条条笔直的的排水沟通向村外,房屋前后的小道也用碎砖烂瓦压得平平实实的,不复当初的坑坑洼洼,走在上面都显得格外的舒坦。
因为没有足够的材料,所以就有很多人都空闲了下来,于是李天养就建议大家一起组织起来去田间地头干活。这样的工作在李天养生活的前世就已经实践过的,有失败也有成功的案例。
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就组织大家一起干活劳动赚取公分,后期由于老百姓缺乏动力,大家都在偷懒耍滑。究其关键,就在于当时无论你干多干少,一天的公分都是固定不,没有波动。
而在21世纪初的时候,全国各地又突然冒出来一个新农业合作社来。大批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在几个领头人的带领下,按照市场的需要种植有经济价值的农作物来,交由合作社专门的销售单位来统一出售,最后按照你种植的农作物产量来分配销售所得的经济价值,而作为合作社则只从中抽取维持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必要费用。
这样一来,合作社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劳动和资本的联合,从而形成了新的所有制结构。
虽然李天养前世所在的省份山区较多,没有发展出新合作社模式,但是作为一个一到年尾就要刷屏分钱的土豪模式,让他不能不听到太多这方面的新闻,也耳濡目染大概知道了一些合作社的情况。
来到这古代,他就一直在想着是不是能把这种模式给契合进他们这样的村落里来,帮助大家互利互惠,获得远比乡亲们单打独斗更多的收益。因为以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来说,什么黑科技、高技术含量的东西都是一些扯淡的玩意儿。
即使你有这样的东西,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老百姓情愿相信亘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生产模式也不会愿意相信你说的话,哪怕这是一个可以给他们带来美好未来的东西。
好在有了这么一场地震,给李天养带来了一个契机,前期的努力和坚持让他在乡亲们心中留下了一个良好的印象,而他一直在想尽办法把村民们聚拢在一起,捏成一团,也正是为了这方面早做的打算。
既然大家都已经被李天养劝说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现在李天养再说让大家统一组织起来到田间地头去劳作就不会有一开始那么大的阻碍了。其实古代老百姓都是一种奇特的生物,他们会固执地不愿意去主动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但当他们统和在一起了以后,又会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既然大家都这么做了,那我也跟着这么做总归是不会错的。
你还别说,其实合作社模式还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