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午饭,他就又忍不住准备出宫了,这次倒是去的不远,就在承天门外的五军都督府。
朱瞻基当然管不了他,也不想管,他自己的事情还有一大堆。
现在,除了山东大案的刑讯,他最关注的就是两家银行的账目问题,偏偏银行的账目,又是最难理清的。
自永乐十四年低银行开始筹建,十五年初正式开业,大明发展银行和大明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动脉和经脉。
大明发展银行主要负责国家大事,和经济秩序。官员的俸禄,士兵的俸禄,包括国家拨款,如今的朝廷拨款,都是通过这家银行实施。
原本这家银行并没有提督,只是由户部侍郎郭资统率。
只是后面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银两越来越多,最后提升了郭资为发展银行提督,从二品,仅仅只比尚书低了半格,比侍郎高了半格。
而大明商业银行则是內监银作局直管,也是由银作局大太监常宝贵直接管理,主要负责商业借贷,资金流动。
这两家银行只有经营权,但是钱袋子全部被捏在大明银行的手中,但是大明银行没有经营权,只有监督权。
两家银行之间金银币的流通,都是通过大明银行的控制,调节,但是大明银行不参与经营。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央行与商业银行分工,朱瞻基原本以为这种模式已经很完善了,却忘记了现在是皇权社会。
其他人都好说,当朱棣带头破坏规则的时候,再好的制度也就只是摆设。
但是,朱棣偏偏认识不到这种错误。
他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更知道制定规则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认为自己从银行里用钱就是错误的。
在他看来,这世间的一切,他都可以予夺予取。
幸亏朱瞻基当初立下了规矩,大明银行只有管钱,调配的权力,任何一笔金银的出入,都必须通过商业银行来运作。
而他提拔的总督陈瑄也很强硬,任何人都不能从大明银行得到一枚银币。
所以,银行的根基并没有坏,坏的主要只是大明发展银行的账目和经营。
大明商业银行,本来就是皇家的钱袋子,管理天下商业,所以朱棣从里面拿钱是天经地义,几年拿了两三百万,也主要是浮盈。
偏偏朱棣觉得这是自己的钱,还不想挪用,主要是从发展银行拿银子。
而且內监们一个比一个精明,都恨不得找到同僚的贪腐证据,将对方赶下台。
所以大明商业银行的运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是大明发展银行就不行了。
这里的资金主要是户部投入,每年开工的工程,朝廷的运转,都要通过这家银行。
朱棣一下子抽走了三百多万银币的资金,倒没有影响到其发展,但是禁不住伸手的人多。
幸亏是大部分官员也都更信赖发展银行,愿意将自己的钱存进发展银行,所以才让这家银行依旧看起来很好。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家银行有了一个大窟窿。
朱瞻基带回来了超过两千万财货,金银占了一大半,其他才是军马,矿产,特产。
户部这边,郭资也大舒了一口气,认为发展银行有救了。
救当然是要救的,但是怎么救,救到什么程度,朱瞻基还要好好捋捋。
朱棣挪用的资金就算了,其他宗室,勋贵,大臣们借用银行的资金来为自己囤货,进行贸易,这笔账都要好好地算算。
这些时日,郭资几乎每天都要来找朱瞻基一次,想要从银作局那边提取一些金银币。
他张口就要五百万,被朱瞻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只给了他一百五十万,先让他应急。
实际上,五百万银币也填补不了发展银行的窟窿,因为朱棣就挪用了近五百万,而其他人挪用的更多,没有一千三百万银币,根本填不满这个窟窿。
朱瞻基是有钱,这次出海换回来了超过两千万,但是成本不到五百万,即使算上开支,获利也在三倍以上。
但是这样帮所有人来擦屁股不是他的性格,更不能培养出来一堆蛀虫,如果人人都把银行当做自己的钱袋子,那就离倒闭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