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热闹,只有更热闹。
这句话对眼下江浙沿海一带来说,是最贴切不过了。
左军都督府佥事景渊、兵部王侍郎,专司兵器、军需核查;英勇千户所全体将士南下,只为助战;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石成等,则秘密查处通倭之人。
如今,又来了都察院右都御史文博远作为监军、翰林院侍读仲逸随行协理,专司东南抗倭战事军中将士的功过、奖罚稽查……
对江浙境内好多衙门的官吏还说,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多朝廷大员前来,对他们而言,京城来的个个都是‘上差’,人人皆是‘钦差’。
众人所行皆是为抗倭之事,连同当地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的主要人物,一并来到了戚继光驻军所在的军营。
无论何人,无论何职,今日都要与将士们在一起了。
……
“这位是左军都督府佥事景大人、兵部侍郎王大人、都察院右都御史、监军文大人、翰林院侍读仲大人……”。
仅是这一番介绍,就要老命了。
除地方三司的人外,大多都是京官,品阶相同、相近者,彼此间并不陌生,见面之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客套寒暄。
在这些人当中,仲逸觉得唯独自己有些格格不入:无论年纪、品阶,都与他人差的太远,人家最不济的也是三品,可怜自己这个小小的六品。
好在他是翰林院的侍读,好在此次是受朝廷委派,作为监军的随从协理,怎么说也是奉旨前来。
六品怎么了过了河的卒子可当車……
见过朝廷旨意后,众人再寒暄几句,戚继光再也没有闲工夫了。
他趁机上前说道:“诸位大人都是领了朝廷的旨意而来,戚某是行伍之人,说话较直:请各位大人这就去办自己的差事,需要协助的,我已吩咐军中全力配合”。
众人连连点头:“对对对,有劳戚将军,叨扰将士们了”。
“当然,为稳定军心,免生非议,还请诸位大人多多包涵,尽量不要太过张扬……”,身为军中主将,戚继光自然知道职责所在。
“那是,那是……”,众人纷纷回应。
这多少带点‘逐客令’的客套之语,用意再明显不过:诸位大人还是各忙各的,就不要挤在这个屋子里耍嘴皮了。
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身为监军的文博远、随从协理仲逸,还有英勇千户所千户林宗武。
片刻之后,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兵部侍郎,浙江布政司、按察司的人纷纷离去。
在此期间,仲逸的目光只与两个人对视过:除师兄宗武外,便是兵部郎中严磬。
……
“戚将军,老夫年事已高,有些话都听不太清,有什么事儿,就与仲侍读说”。
众人刚刚坐定之际,文御史首先开口:“仲侍读协理监军事务,是朝廷的旨意”。
文御史果真说话算话,非但愿做背后支撑,更愿意放权给年轻人。
老头年事已高,口碑极好,有很高的威望,戚继光自然敬重这位老前辈,他亲自端过一杯茶,笑道:“从京城到这里,路途遥远,就是年轻汉子也扛不住,文大人老当益壮,着实令晚辈钦佩”。
文御史连连点头微笑……
“既是如此,我们就说说眼下的战事”。
戚继光笑道:“当初与鞑靼军谈判,仲侍读一展风采,今日有什么高见,可千万不吝赐教啊”。
连大名鼎鼎的戚将军都如此说,仲逸不由再次盘算着:莫非他们也接到了什么旨意。否则,自己为何可参与军务,并能出谋划策
既是如此,他这个六品就当仁不让了。
这时,戚继光命一名属下向众人再次介绍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