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o焦点访谈
为了让这些记者采访的更自由一些,吴昊只派了一名陪同人员,给他们领领路,其它的领导,一律不许打搅对方的行动和采访。
但吴昊也没有想到,这些记者竟然挖了那么多的素材,而且还是让人看到之后,潸然泪下的那种素材。
这个焦点访谈节目,并没有在当天晚上的晚间新闻中出现,他们还要进行后期的制作,而且第二天上午,还准备采访一些人。
但晚间新闻,有关机车下线的新闻,还是给了足足五分钟,这在晚上新闻中,一个企业占这么长的时间,还是十分少见的。所引起的轰动效应还是非常大的,一时间,要来机车城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
吴昊并没有武断的拒绝,毕竟这是一个免费宣传的好机会,而是指示相关部门,要正确的引导,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有序的进行。
并指示尽量要采访一线的基层工人。
焦点访谈是在四天后,也就是机车下线晚间新闻播出的四天后在央视晚间新闻之后播出的,原本时间半个小时,但这一次,因为内容多,不舍得取舍,所以延长到四十分钟。
吴昊没有想到,在机车城建议之初,自己和当时的班子成员穿着雨衣和靴子的镜头,还有为困难职工送米送油,孩子上大学,自己和同事亲自掏腰包的镜头,全都给挖了出来,当然了,主持人在播放镜头之前,特意的做了一个说明,就是在这一次的采访中,可以随意到基层采访,不受任何的限制。
央视的记者水平还真的不是省里面能比的。
在开篇之初,主持人把这一次的采访定义为机车集团如何破茧重生,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进行,主持人发现,这些基层员工更在意的是领导关心基层的疾苦,在意领导们是如何解决这些疾苦的,而正是这些基层疾苦的解决,焕发了员工们的积极性,从而让企业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当然了,这些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用过去常用的那种讲道理的方法,而是用一个一个实际的事例,让观众更加的信服。
有关吴昊和班子成员的一些镜头,并不是专业记者们记录下来的,而是当时这些职工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下来的。
当看到老职工的子女因为企业的效益不好而连大学的学费都交不起的时候,吴昊眼泪都流了下来,当场带头,把包里的钱全拿了出来,捐给了困难家庭,而且告诉对方,将来上学的费用,由于淼的公司包了。
最感人的是,职工用手机录下的一段吴昊感言,虽然画面有些模糊,但还是能看出来。
吴昊告诉上不起学的学生,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最困难的时候,兜子只有一天只够吃一顿饭的钱,但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考军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军校可以吃、穿、住全部免费。
正是这些从老百姓角度挖掘出来的镜头,才让片子
更真实、可信。
应该说,主持人所选的这个角度,非常的让人意外,也正是让人意外,才有了与平时不一样的效果,可信度非常的高,而且场面十分的感人。
虽然在整个四十分钟的片子里面,吴昊的镜头穿插在里面,也就七、八次,但还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