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宁家老爷还很年轻,走南闯北,意气风发,家产也多。顶 点
唯一的遗憾就是宁家的人丁不旺。
他有正妻,又娶了好几房妾室,可除了正房产了这么一个儿子,别的到家里好几年也不见所出。
有人从背后说他闲话,说是他财运太旺,把子女都克了。
也有人说,家里要多养孩子,才能旺子孙。
宁老爷不知是太想儿孙成群了,还是仅仅是耳根子软,就听信了这些传言的话,做了两个决定。
一是把生意中止,拿着家里的钱捐了一个官做。
二是收养当地无父无母的孩子,带回家中养。
那个年月,朝廷无能,官府不利,老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拖着儿子到处逃难躲灾,也很多躲着躲着就活活饿死了。
所以要收养几个孩子,简直太容易了。
他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收了两男两女。
这一对孩子长的好看,人也机灵,尤其是一个小女孩儿,跟他儿子,就是小时候的宁汶玩的也好,所以宁老爷甚是高兴。
虽然后来家里也没有再添丁,但或许是因为有这几个孩子在,宁府倒是比从前热闹一些。
宁老爷也真是把这几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待。
只是那个年月日子不太好过,朝中官员贪污成风,到处剥削百姓,从百姓那里捞不到什么后,上级就剥削下级,总之像宁老爷这种捐来的官,是真的很难混下去。
他刚开始还想维持一下,但是几年时间,已经把早些年存下的家本都垫了进去。
粗略一算,还是不要做官好一点。
但不做官也是不好混的,举目四望,到处死的都是老百姓,他这么一大家子人,又无收入来源,要怎么养活
后来还是宁夫人说,她姐姐姐夫在京中,写信来说,那里是天子脚下,终归是好一点,要是实在过不下去,看看京中有无可发展的。
于是一家老小,从原来的小县城里,来到了京城。
为了节约开支,在没找到合适的生意,或者官途之前,他们肯定不能住大宅子。
所以后来就买下了叶元裴他们后来买的那桩,并且在那儿一住多年。
宁老爷还算一个精明人,做官虽然不行,但是做生意是有一套的,京中虽然不太好混,但他勤快,人又实诚,还是做了一些客户下来,勉强维持着家用。
成年人每日为生计奔波,孩子们却完全没有这种忧虑。
他们小的时候一起在宅子里玩,后来一起读书识字,再后来进了京城,也都一起长大了。
原本跟宁汶玩的好的那个丫头彩凤,不知怎么的就跟与她来宁家的一个男的合得来了。
宁汶那个时候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小孩子家玩是玩的,不玩也就算了,他还是很用功的,把心思都用在上面。
他跟宁老爷一样,勤劳用功,对人也挺好,有点不好的,就是长的没有那么好看,但也不算丑,就是相貌平平。
孩子们大了,见的东西多了,想的也多,说的也多。
宁汶爱读书,跟他们不太合群,也知道他们之间说些什么。
但是大人们却把孩子们的事看在眼里。
当年彩凤来他们家时,还是一个小丫头,跟自家儿子玩的好,他们也没想那么多,但后来慢慢的看熟了,就觉得这丫头还是不错的,就当童养媳养着也成,等两人年龄到了,就收到房里,反正跟宁汶也好。
结果丫头长大,出落的芙蓉一样,却又跟他家儿子不一心了,跟另一个孩子好到了一起。
宁夫人有些生气,觉得丫头忘恩负义。
她把这话跟宁老爷说了,可宁老爷不但不怪彩凤,反而反醒自己,说姑娘大了,想的事又多,他们的儿子平时不多话,他们又没许人家什么,人家给自己找到后路,也是应该的。
要是宁夫人中意她,也不要客她现在跟谁玩的好,总归是小孩子们一起玩而罢了。
就只管去问她,将来想不想嫁给宁汶就是了。
宁夫人被他这么一说,还真去问了。
谁也不知道彩凤是怎么想的,宁夫人一问她,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