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血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512 战争从来都是不讲道理的(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对于黄埔所建立的无线电台网络,汉特也是有所了解,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份,他可能还不知道,黄埔建立的无线电网线,已经开始遍布整个亚洲。

    虽然在很多地方,还只是一个信号中转站,但从南到北,黄埔的信息传输,已经不存在战略上的时间延迟。

    现在看到黄埔号带着四艘海帆级,开始向着北航行,肯定是日本舰队已经出来。

    毕竟原来黄埔号的向南航行,都是一个说不通的情况,也只有让舰队远行,造成无法及时返回的假象,这样才有可能诱出日本的舰队。

    作为一个正常的舰队指挥官,在自己的舰队还没有被敌人抓住的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某些手段,牵制着别人的舰队动向。

    以日本目前的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攻击黄埔所控制的某一个地方,然后将隐藏在大洋里的黄埔号给引出来。

    不是那么一句话嘛,最可怕的,不是已经挥出的刀,可是躲在身后的敌人。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弓号与泰山号,为什么没有跟着黄埔号一起,而是继续向南而去呢”

    吃完宵夜的汉特,又一次跑到甲板上,看着身后没有跟上来,发着继续向南航行信号的长弓号与泰山号。

    如果说是黄埔号的南行,是真的为了引诱日本的两艘铁甲舰,那么为什么长弓号与泰山号,并没有随着黄埔号一起行动。

    日本可是有着两艘铁甲舰,哪怕是黄埔号的单侧火力投送能力,可以压过这两艘铁甲舰,而且也有与复数目标交战的能力。

    但一打二的天生劣势,在开战之后,黄埔号有能力留下两艘铁甲舰吗

    黄埔号能留下日本的扶桑号与天城号铁甲舰吗

    李功耀表示这都只是小事情,因为从张睿到海军的低层水手,对于定镇两舰的翻版,这两艘日本的铁甲舰,都有着巨大的信心。

    自从上一次八国联军侵华之战中,黄埔号的中距离炮击存在着问题,回来之后,黄埔号就进行了一些改进。

    虽然改进的力度不怎么大,也就是将主炮的仰角再一次增加,达到了25度。

    这样的做的结果,虽然没有决有解决中距离炮击精度的问题,但火炮的可控攻击距离,却是有了明显的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沈一平不再是黄埔号的舰队,而李功耀侧是成为了舰长。

    这样的安排,除了让现在的几名舰长,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军舰外,还因为这一次的对日作战,其实是黄埔的一次海上合成作战演练。

    细数黄埔成立以来,海战的确是打得不少,但如果说要有技术含量的海战,那只能说一句抱歉,黄埔一次都没有打过。

    沈一平的第一次海战,就是带着四艘500吨炮舰,怼了琉球的日本西南舰队,也叫第一舰队。

    但一向大意的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意料到黄埔会进攻,所以还在停泊状态,就被全灭了。

    再到后面的滨松海战,因为舰队指挥系统的原因,虽然排出了战列线,但也只是各自为战。

    再之后的马尼拉之战,因为沈一平的大意,四艘轻巡直接无视了海岸炮台,结果造成几艘军舰都有不同的损伤。

    而后的香港海战,虽然利用航速的优势,最后强行拉英国的中国舰队进入决定,但英国的军舰在第一轮就被灭了个9成9。

    最后出只能说是当时的战术非常好,让英国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优势,但要说到技术这一方面,只能说一句英国海军打得很惨。再再后面与法国的南海海战,虽然巴雅号对坑长弓号,四艘海帆级对抗四艘巡洋舰。

    李功耀带领的四艘海帆级,打了一次近乎完美的全灭战,但那一战海帆号也受损严重。

    虽然后来很快就修复了,而且还改进了装甲,但就真的而,那一次也是各打各的。

    然后是对抗八国联军的时候,虽然那一仗,也击沉了法国的两艘铁甲舰,但其根本的目的是以消灭登陆部队为主。

    所以最后的海战,也不过是在预定的地点,双方暴发了一起你一炮我一炮的站柱输出。

    以上的所有海战,几乎都只是为了到达战术目的,跟战略占有不上边。

    而这一次的对日作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