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血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482 真“史诗级”的战争(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能称之为史诗级的战争,在历史上可是少数的,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王者的崛起。

    为什么这一次对南京的攻城战,能被西方的各个国家,称之为史诗级的攻城战,还要从在南京的外国人说起。

    也正是这些人,才第一次黄埔的强大,展现在欧洲人的面前。

    这些第一次全面揭露黄埔强大的记者,在南京之战结束后,大多数都被人所歌颂。

    因为这些记者,想要记录黄埔的强大,就必须离得战场足够的近。

    而且这些南京的西洋人,对于黄埔的冷血,并没有多大的印象,所以他们不相信,黄埔会对他们下杀手。

    怀着这样的想法,那些想要见识黄埔实力的记者,就走到了战争的最前线,那就是位于战争最前线的聚宝门(中华门)。

    那么现在的聚宝(中华门)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炮弹,子弹,四处横飞,在被火炮与子弹集中的聚宝门(中华门),基本没有任何安全的地方。

    而那些利用自己西洋人身份,走到聚宝门(中华门)中的西洋记者,他们所在面临的,就是这些乱飞的炮弹与子弹。

    至于这些子弹会不会认识他们,而不会去找到他们,我只能说一句话,那就是在战场上,子弹与炮弹,有着绝对的优先通行权。

    而参与攻城的快反二团,虽然也在门楼上看到了那些西洋人,也看到了他们手上的相机。

    但是这些能看到的,就只能前线的士兵而已,至于后面负责火力支援的士兵,那么远的距离,谁能看得清。

    再说了,在华夏作恶了这么久的西洋人,在黄埔士兵的心中,形象可不好。

    所以这些走上前线的西洋记者,他们的命运,那就真的只能他们自己向上帝祈祷。

    当新一天的朝阳,从东方升起来的时候,守在城墙上的清军,发现了正在准备进攻的黄埔士兵。

    仅仅过了五秒钟,清兵惨烈的叫声,就将还在睡梦之中的清兵吓醒。

    听到黄埔的士兵在进攻,刚刚才被吓醒,还没有弄清是什么情况,但还是抓着枪就开始往城墙上移动。

    被发现在进攻,快反二团也没有加速进度,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接到正式进攻的命令。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再一次加强架桥的防御力量,为一会用于冲锋的桥面,加装挡子弹的钢板。

    为什么要在两边加设钢板,那是因为在进攻的时候,这将会是一个咽喉区。

    桥两侧的清兵,绝对会在黄埔进攻的时候,对着桥面疯狂的发射子弹。

    在如此重要的进攻通道,如果没有防御,那么会死多少人

    哪怕是信心再高的人,都不会认为这里会容易通过,所以才要再次加强防御。

    当然了,这些加强的钢板,也就是能挡子弹而已,至于炮弹……

    如果说现在的的南京城,还能再发射出一发子弹,那围攻南京的两个炮兵营,就可以直接上吊了。

    这话没有任何的毛病,清军现在虽然装备了不少的火炮,但这些火炮基本都是平射炮。

    这些从欧洲购买的火炮,都是早期的火炮,除了直射火力外,基本没有曲射的能力。

    所以想要用火炮炸毁这两座桥,先问问土堆后面的重机枪,再问问一直没有打尽兴的炮营。

    其实在进攻南京之前,早就安排在南京的暗手,就已经将清军的火炮位置,通过某些手段,告诉了城外的炮营。

    而一直待在城外的炮营,也正因为无事可作,所以就当做是练手一样,将每一个发现的目标,来上那么几发高爆弹。

    被炮弹教训后,终于明白自己的火炮位置被暴露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多少火炮可以用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清军还是保留了几门火炮,至于是几门,估计就连前线的士兵都不知道。

    他们只看到,守在聚宝门(中华门)之上的火炮,也就只有两门。

    而就是清军在聚宝门(中华门)唯二的两门火炮,此时还被快反二团的两挺重机枪死死的盯住。

    四处纷飞的子弹,在打到炮身上的时候,被坚实的钢铁给弹开了。

    而这些弹开的子弹,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