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岂止嚣张跋扈,这位王爷直接谋反还差点成功了都,可惜这货并非正统,在明朝对王爷权力的限制政策下,实在招揽不到什么人才,像唐伯虎这样的书生都要装疯避他的祸,对手阵中又有王守仁这等神仙人物,才导致最后的失败。
这位王爷便是宁王朱宸濠,说起这位老哥的谋反原因,那可是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根正苗红的王权复仇者,一切都要从初代宁王——朱宸濠的太爷爷朱权说起,这位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本来只想当一个太平闲散王爷,却因为封地在当今内蒙一代,兵强马壮又紧挨朱棣的地盘,无意成为了永乐大帝靖难的头号眼中钉——若是朱棣兵发北京,朱权又站在建文皇帝一边,朱棣怕是要被直接偷家。
于是朱棣在起兵之前先下手为强,假装到朱权的地盘上喝酒打猎,朱权这个没心眼老好人还真没防备的出来迎接,于是早有预谋的朱棣直接将弟弟绑票,逼着他和自己一起谋反。为了稳住朱权,他还允诺一旦造反成功之后,要与朱权共分天下。
于是朱棣从朱权那得到了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步兵以及一支骁勇善战的蒙古朵颜三卫骑兵,实力大增最终取得胜利登上皇位。
结局大家可想而知,永乐这种雄图伟略的枭雄帝王是愿意与人共分江山的人可怜老实人宁王还眼巴巴等着一半江山,朱棣见你小子心里这么没逼数,直接削夺了弟弟的兵权,将他留在北京,形同幽禁!宁王原来的盛产骑兵、易兴军事的封地也改封给了三个蒙古王爷,待到弟弟终于服软了,才将其封地改为远离政治中心的南昌,学乖的朱权夹着尾巴去研究道学,窝囊了一辈子,才得以活命,这份奇耻大辱,自然在病榻上交付给子孙代代铭记。
待到曾孙朱宸濠即位时,赶上皇帝是年幼好玩不读书的朱厚照,于是这位后世最出名的宁王,终于奋四世之余烈,内结刘谨,外纳群豪,终于起兵复仇,然后被王守仁全员闷死在鄱阳湖里。
这位刘先生,自然是日后被他拜为右丞相的举人刘养正,书生当丞相就能看出宁王手下有多缺人才,毕竟朱棣自己就是谋反起家,对亲王的提防限制那可不是虚的,朱宸濠还是在位期间买通大宦官刘谨才得以恢复府上护卫,从而掌握手上第一支成建制的军事力量,而所谓的群豪大军,则大多数是一帮临时组建的草寇流氓而已,想必这货把刘正风这等草莽武夫也当做是谋反的重要资源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笑傲原著刘正风被杀全家朝廷没有后续反应了,说不定朝廷内部事后回过味来察觉了宁王的痕迹,还要感谢嵩山派呢。
想通了此中关节,向鹤豁然开朗,朝着刘养正露出了奇货可居的微笑。
刘养正正在犹豫不决,忽然察觉到了向鹤看向他的目光有异。
这眼神他再熟悉不过,正是聪明人、或者说自命聪明之人看上有利用价值人物的眼神,过去都是他这么看别人,自然不爽被向鹤这样看。
但王爷对刘正风异常重视,自己虽然也是宁王府的左膀右臂,但始终由于没有朝堂背景,被另一位谋士李士实压了一头,王爷还和他结为了儿女亲家,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文人尤其相轻,刘养正自然希望用奇功一件稳固自己的地位,刘正风只是一个突破口,如果能够厚待他吸引更多武林高手来投,那可形成自己的派系。
“向义士,你既是刘正风的不记名弟子,那对他归顺朝廷一事有何看法”刘养正收敛傲气,摆出一脸和颜悦色对向鹤道。
向鹤刚想毛遂自荐,但见刘养正眼神殷切,又转念一想,眼下自己占据优势待价而沽,若是一口应下岂不是太没逼格了,作为身负系统的穿越者,怎么也得学一手卧龙先生,给自己造势镀金吧,要怪就怪你刘养正养气功夫不够,先暴露了自己需求迫切。
于是向鹤沉吟片刻,慢悠悠道:“恩师虽是江湖武人,但自幼也常读圣贤书,向来希望文武两开花,为江湖树立一个正能量的形象,怎奈武林与朝廷疏离已久,以五岳剑派盟主——嵩山派左掌门为首的传统江湖人,向来不主张习武之人投身官府,恩师虽有报国之心,却也担心他接受朝廷册封,是要向五岳剑派全体人民谢罪啊!”
刘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