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六章 许贯忠(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大年初三,梁山庄园的人们还沉浸于新春的喜气之中,而古浩天等人却在金沙滩送别了朱贵等人。

    初四日,马犟和古松带着新收留的六百多流民回到了梁山,庄园里又是一日的繁忙。

    初五之后,古浩天便推掉了一切琐事,一心筹划东京之行来。

    东京是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这个时代全球最繁华的城市。即便是在日渐没落的今日,它的富裕也无可匹敌,只可惜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都将成为别人的嫁衣,因此古浩天把此次的东京之行定位为劫掠之旅,他要把东京能为自己所用的一切东西都劫掠到梁山来。

    首要的就是人才,古浩天根据自已的记忆列了一张名单。水浒传里最新出现的关于东京城的人物,他记得是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他受高俅迫害离开东京时,好像是1112年的冬天,也就是今年的冬天。其他的知名人物,比如林冲、鲁智深、徐宁等。

    不过让古浩天十分记挂的还有一个并不知名的人物,便是轰天雷凌振,火药专家啊!今后火器能否成功的关键人物,其作用其实远胜于任何人。

    另一个让古浩天十分惦记的,却是行政人才,梁山上目前除了闻焕章和萧嘉穗,最高学历的便是不第秀才萧让,当下只是一个小庄园还可勉强运转,将来若有拓展肯定无人可用。因此他的内心对治政人才的渴望,其实更胜于对武将的须求。

    水浒传里头对优秀文人的记载非常少,古浩天寄希望于真实历史上优秀人物。前些天闻焕章就提到了中兴名相赵鼎,他相信的周朝庭里,必然埋没着更多的失意人才,他觉得那里有一座人才的富矿。

    闻焕章对东京的士林了解甚深,古浩天这些天一边与之交流,一边写着自已的人才招揽方案,不觉便到了元宵节。

    “小官人,外头热闹着那,满街的花灯、灯迷,别闷屋里了,赶快出去看看。”

    傍晚时分,潘金莲欢叫着跑进书房,拉着古浩天就往外走。

    出了家门,正巧又遇上了闻焕章和萧嘉穗等人,于是几人便一起去逛灯市。

    最新一批流民上山后,梁山的人口已近两万,后山陆续的建了六个村落,中心的大街已长达五、六百米。此刻只见长街两边彩灯相接、游人如织,却是一派繁华景象。

    “小官人,你看这盏灯正是太精致了,这观音菩萨就像活了一般。”

    潘金莲惊喜的叫声,把几人的注意力一齐吸引了过去。却见路边的树枝上挂着一盏五彩花灯,莲花宝座上,立着一个观音娘娘,她一手净、一手柳枝,倒也惟妙惟肖。也不知那匠人用了什么技巧,那观音竟然可以转动,手里的柳枝也一上一下的,好似活的一般,引得围观人们阵阵喝彩。

    而看惯了后世高科技花灯的古浩天,却并不觉得有多稀奇,反而对围观人群幸福的神情多了一分关注。便在这时他看到了人群外围的一对母子,那位母亲年约五旬,面容有些消瘦,但神态端庄,自然的流露着一股优雅和雍容。侧后站着一个三旬左右的男子,他一手搀着妇人的手臂,一边轻声的和妇人说着什么。只见他扎一块浅色头巾,穿一件白色儒衫,举止从容,气宇不凡,在人群中却似鹤立鸡群。

    古浩天正暗想着,这庄园里几时来了这样的人物。便见那妇人与男子说了什么,两人便转身回走。可是没走几步,突见那妇人屈身蹲了下去,随即那男子惊慌失措的跪下把她抱了起来,却茫然四顾不知往那里地去。

    “这位郎君,大娘可是身体不适”

    就在那男子焦急无措之时,古浩天出现在他的前面。

    “正是,此处可有郎中。”那男子急忙询问。

    “且随我来。”

    回春堂在后山的入口,本也没有多少距离,只是今晚街市上都是看花灯的人群,路上拥挤了一些。在古浩天等人的领路下,几人好不容易挤了过去,幸好高大夫正在馆里。

    “这位大娘心痛,应是经年旧疾,全然治愈一时艰难,但控制病情却也容易,在下这里先开一方服下,再调理数日,必定无虞。”

    高大夫诊断之后,便开方煎药,那男子方松了一大口气。这时才回过神来对古浩天等人行礼致谢。

    “郎君何时到了庄园,我好似不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