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鹏寻子策划案被提交到每月一次的《回家》栏目编委会上。
会议由《回家》栏目组组长、卫视播音组长闫红涛主持。
按照程序,沈嫣然首先介绍了高大鹏夫妇生子、丢子和寻子的经历,陈述了拟推出这期节目的原因。
随后,闫红涛率先发言道:“沈嫣然的这个策划案在提交之前我就听她汇报过,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如果播出,收视收听率一定不会低。”
闫红涛话音刚落,采访中心主任高克发言道:“这个寻子故事虽然看点多,但是涉及到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我建议还是慎重为之。”
“说说你的想法。”闫红涛说。
“这个故事触及到我国曾经的计划生育政策,而且对曾经的计划国策有质疑的倾向,这是其一。”
高克边说边翻看着沈嫣然提交的策划案,“其二,故事中的主人公多次与警方周旋,次要角色也有涉黑的嫌疑。如果把关不严,播出后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我倒觉得这个故事有深度,即浓缩了人间真情,传递了真善美,又对曾经个别地方过激的计生做法提出了反思。”
节目组编导李生辉发表了不同意见。他继续说:“我们不能回避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我们国家早已认识到,并在政策层面已做出了改进。”
“至于故事中涉及到的一些次要角色,比如老吴、小红、阿灿、阿发,还有玫子,这些在法律边沿跳舞的群体人等,是有些问题,但不是我们故事的主流。”李生辉说。
“对这些人物,我后来又都做了一些调查。”沈嫣然接着发言道:“玫子和阿灿在前几年的扫黑除恶中都已被警方处理,其影响已尽数消除。”
沈嫣然说着,站起了身,“要说遗留问题,只有两个,那便是小红和阿发的死因,他们到底是死于老吴之手,还是他杀,警方尚未结案。”
“所以,老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一直是个谜。”高克道:“而老吴是高大鹏的儿子高翔的保护者,他的形象到底如何定位,不是我们说了算。”
闫红涛点了点头,接过话说:“有道理。如果我们在节目中把老吴作为正面形象进行了宣传,可将来警方却证实老吴就是杀害小红和阿发的凶手,那我们的节目岂不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
李生辉沉思了片刻,说:“既如此,我建议这期节目暂缓采制,等警方找到老吴,而高大鹏找到儿子之后,我们再根据警方对老吴的定性再做决定。”
“其实,这则故事中最值得挖掘和褒扬的是何秀,而不是老吴。”
闫红涛接着说:“二十五年来,何秀为了高大鹏的重托,为了照顾高翔,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她的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她才是我们要找到并大力宣扬的主角。”
“可是何秀和高翔都没有找到,节目缺少主人公,他们不能出现在舞台上,这期节目就只能搁浅。”高克道。
“那既然这样,就暂且放一放。好饭不怕晚。你们的意见呢”闫红涛建议道。
“同意。”栏目组的几个人一致决定暂缓启动沈嫣然的这一拍摄提案。
按照会议的决定,沈嫣然要继续跟踪高大鹏寻子事宜。
沈嫣然每天都会进入《回家》栏目网络专区,查看高大鹏寻子故事的进展和结果。可是她总是乘兴进入,失望离开。网络上,连何秀和高翔的一点气息都未嗅到,更别说发现老吴的踪影了。
沈嫣然跟高大鹏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希望高大鹏传来找到儿子的喜讯。但是一直没能等到结果。
日子就这样匆匆地流逝。忙碌的工作,接踵而至的寻亲故事不断地叠加,高大鹏寻子的故事便慢慢淹没在众多的《回家》线索中。
一晃又是一周过去,周末终于姗姗来临。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