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庆六年,扬州城中的南庆大军被石远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继续镇守扬州,另一部分则是在石远的带领下去了金陵。之前本来应该退守金陵的南庆三军,在过了三个月之后终于来到了早就已经物是人非的金陵。
石远之所以选择让赵武昌定都金陵,除过金陵是他的根据地之外,主要的原因便是金陵已经有了改革的基础。
所谓破而后立,并不是难在了“立”,而是难在了“破”!石远之所以会趟这趟浑水,也是因为当初在金陵的时候他发现一厢情愿的做法并行不通,因为别人可不会管你的远大抱负。虽说当时与青莲教动手完全是被逼无奈的,但在此之前他也是做好了准备的。说是偶然,但实际上结果却是必然的。
金陵城在落到石远手中之后,他虽然还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总算是将一个整体的框架树了起来。而关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他也完全没有落下,短时间内或许还看不出效果,但在三四年之后,那些接受了文华熏陶的学子开始步入,势必会让自己理想的社会体系形成。
即便石远只不过才离开金陵两个月而已,但金陵的景象还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体现在金陵与扬州之间范水县等县城的繁荣昌盛上,更是体现在金陵城里城外的建筑扩张上。
按照石远的吩咐,整个金陵城城南外的工厂现在已经全部迁移到了城北,而除过当初的郭家窑口,林家的文具长之外,大型的炼钢厂,纺织厂也全部开始筹建了起来。即便现在的技术还不算先进,但这种流水线似的生产方式已经开始流行了起来。
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石远的兵工厂。
除过大量重工厂的建立与推进之外,金陵城的基建工程也在大力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这种建筑材料已经开始普及,金陵与扬州两地的官道也开始重新被修缮。不过让人有些不解的是这一次从金陵到扬州的官道竟然修了两条。有一条好像是叫什么铁轨……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这种特殊的官道到底有什么用处。
总的来说此时的金陵城已经进入了突飞猛进的爆发式发展状态,而除此之外,金陵城也开始形成了独特的文华圈——金陵文化圈。
像是闻言先生、苏易峰这些老旧的传统儒家代表已经被淘汰,而不论他们之前对石远做了什么,在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之后,他们便彻底的放弃了对石远的任何想法。因为他们已经与石远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物了,他们更是被整个金陵文化圈所抨击、鄙视,除了融入之外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而除过这些小人物之外,莫凌天之前留在金陵的一些棋子,像是柴福贵也选择了同样的命运。在这种大势面前他们已经很难在金陵城中掀起什么风波了,或许就这样在金陵城中古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
所谓的金陵文化圈,就是以百业书院为中心形成的不同于大庆任何地方的特有文化圈。在金陵,人们逐渐的意识到理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开始尊重那些能工巧匠。而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这当然就要得力于金陵经济的发展,那些凡是有手艺的人全部聚集起来,得到了重用,而那些饱读诗书的所谓学子,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