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肃王府。
宗卫府大统领赵炳半躬着身子现在赵显面前,声音恭敬:“王爷,那三个书生,政事堂都已经移交给我宗卫府了,看起来谢相他们并不想掺和进此事。”
赵显对此事早有预料,对于谢康等人的反应他也并不意外,只是放下手里的九州地理图,淡然一笑:“政事堂里那些可都是圣人门徒,参与进来此事,他们一生苦苦经营的清誉可就全毁了,这些文人躲还来不及,把事情丢到宗卫府手里,并不意外。”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是圣人传下来的圣音,当日季子升在崇政殿上所说的,其实半点不假,按照儒家的价值观,赵显现在最好就是仿照周公,功成身退,还政“成王”,才算是功德圆满,否则赵显便是把持国政的权臣,国贼,便是这些士子文人的大对头。
当然,有这种念头的文人虽然不少,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身在朝堂或者位居高位,毕竟这么死脑筋的文人是做不得官的,或者说他们不适合官场。
翰林院这冒头的三个人,赵显并不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读书读坏了脑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三个人的背后定然有人指使。
赵炳抱拳道:“王爷,这三个人都身负功名,按理说宗卫府也要沟通三法司才有权力审他们,卑职也不好决断该如何处置他们,请王爷示下。”
启国地处江南,向来文风盛行,朝廷上下对于读书人向来优待,比如说谢康这种仕林名宿,竟然可以直接跳过科考,一跃成为礼部左侍郎,由此可见启国待文人之厚,不过文强自然武弱,启国文辞千阙,也是导致启国武力多年薄弱的原因之一。
所以就连身为宗卫府大统领的赵炳,也不敢私自处置季子升等三人。
说起来,当年的陈静之便是文人魁首,被赵显一巴掌拍下尘埃之后,虽然慑于肃王府武力,那些读书人不敢动弹,不过暗地里必然会有些读书人怀恨在心,他们蛰伏了六年多的时间,终于等到了赵寿成年。
赵寿一旦成年,赵显就失去了政权合法性,这些读书人终于寻到由头对赵显发难。
赵显敲了敲桌子,轻笑道:“这三人可都是一甲二甲的才子,没有罪名就是天子也不好下手拿他们怎么样,本王又能如之奈何且在宗卫府诏狱里头关他们几天,让他们吃一些苦头,便把他们放回家罢。”
赵炳点了点头:“卑职知道了。”
那天晚上,肃王府高层会议,赵炳也位列其中,他自然知晓自家王爷有着什么样的心思,缓步退出了肃王府之后,这位宗卫府大统领轻轻叹了口气:“自此之后,我大启那些鼻孔朝天的文人们,怕是要一蹶不振了。”
他乃是一个武官,对于文人吃亏自然不会有什么意义,之所以发出这一声感慨,也是因为接下来临安城要死上很大一批人而已。
虽然赵炳这一生称得上是杀人无算,可是他其实可以算一个好人,因为他手底下杀的每一个人,都是出自别人授意,以前是成康帝,现在是肃王。
……
三日之后。
被关在宗卫府诏狱里头的季子升等三人,终于被赵炳亲自放了出来,在诏狱门口,赵炳还冷着脸对着三个读书人说道:“三位,本官知晓你们都是通读圣贤书的文人,可读书是读书,做人是做人,莫要读书把自己读傻了,误人误己。”
季子升三人这几天在诏狱里头,自以为也算是受尽了苦楚,心里自然有一股怒气,再加上他们三个都是一等一的清贵身份,哪里看得起赵炳这个“特务头子”,当即都是面带冷笑,为首的季子升昂着脑袋,对赵炳冷声道:“尔等现在附肃王府尾翼,自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日后肃王殿下失势,你们这些伥类,都逃不过那临头一刀!”
季子升还算聪明,不敢直接说赵显是“虎”,只说赵炳这些人是“伥”。
说罢,他拂袖而去。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