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低价书籍只要一推行,那么世家豪门积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存书,便被瞬间击毁,这道理其实和劫富济贫是一个道理。
但现在,谁都明白,皇帝的坚决,恐怕山崩地裂也无法阻挡了。
摊上这么一个强悍的帝王,除了臣服,还能做什么呢
想要阻止,也只能造反了。
造反面对掌控神机、神策两卫的皇帝,那就如蚍蜉撼树、螳臂挡车一般,太可笑了。
以房玄龄为首的内阁诸臣,还有军机阁诸臣随即拜倒,五体投地,齐声称颂道:“陛下文治武功,古今难及。臣等无不感佩。”
李沐笑了,他有资格笑。
面前诸臣,哪个不是资历深厚,享誉天下之辈
如今臣服在自己面前,任由自己予取予求,这种君临天下的畅快,恐怕正是李世民一生所追求的,但他却从未享受过。
“诸位爱卿平身,朕只是个倡导者,真正推行,还得仰仗诸公之力。诸公能参与到这旷古烁今的盛举中来,必能名载青史,为后代读书人称颂。”
“臣等惶恐。”
“今日就不必回宫议事了,就在李家庄,朕与诸公议议。”
“第一件事,朕打算设立书局,大唐印刷总局,在各州设立分局,专事印刷书籍之事。这是功在千秋的盛事,朕会将所有宫中典籍付之刊印,也望诸公不吝出借家中所藏之珍本、孤本可襄盛举。但凡科举、民生所用之书,书局将以微利,甚至无利、亏本销售,除此之外的书籍,可五成以上利销售,特别是罕见及孤本,甚至可两倍、三倍甚至十倍之利销售。再将所得之利反哺科举、民生所用之书,诸公以为,可行乎”
“陛下圣明。”
“如此便好。那朕说说第二件事,朕打算以各县为基准,大县三所,中县两所,下县一所,创办新学,每所学校可容纳五百人。”
此话一出,诸臣大惊。
房玄龄首先问道:“陛下,大唐有县一千一百有余,按陛下所言,新学将达二千所,其花费之巨,恐怕……。”
李沐摆摆手,打断了房玄龄的话,转向韩瑗道:“韩尚书,你来估算一下,创办新学的大致耗费。”
韩瑗稍加思忖,应道:“建造新学,按二千所暂计,由各地官府无偿提供二十亩土地,建造房屋设施耗费也就五百贯上下,合计一百万贯。不过开办之后的耗费甚巨,须年年投入,很难准确估算。”
李沐道:“朕不求精细,但求一个大致的数目。”
“那臣先问陛下几个问题,还请陛下明示。”
“但问无妨。”
“新学中的山长和教习,陛下打算授官,还是付其薪酬”
李沐想了想,“新学初办,还须官府监督,诸公以为如何”
内阁诸臣商议一番之后,房玄龄答道:“内阁以为该授官,按原县教谕、训导授官即可。”
李沐想了想道:“那寻常教习先生又该如何授职”
房玄龄思虑道:“教习先生若也要授官,那……可另许名目,授流外官,流外官分为九等,每从教一年,升一等,八年后,可入从九品,与训导同品。”
李沐额首道:“大善,便如首辅所言。韩爱卿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