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四章 涉沧溟十万余里(求推荐)(第1/1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混一图》的原件,后来幸运的躺过了历次战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如今被列为国宝级珍贵文物,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开放。公元二千零二年十一月,“南非国民议会千年项目地图展“在首都开普敦隆重开幕,在来自世界各国”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地图中,一副来自中国古代大明王朝的地图,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围观。

    原来这幅来自中国,绘制于14世纪的地图,清楚地标注了德雷肯斯山脉、好望角等非洲地理,是最早标明非洲的世界地图,早在六百年前,中国便能制成这样详尽的地图,充分说明了大明王朝的文明程度,中国人在地理学、制图学上的惊人造诣,南非以及世界各大媒体也纷纷隆重地报道了此事。

    《大明混一图》能漂洋过海来到南非首都开普敦,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原来,南非国民议会议长金瓦拉女士的来中国访问时,获赠了一本《中国古代地图集》,在这本书明代卷开篇就印着《大明混一图》,金瓦拉在看完全图后,被深深地吸引,于是再三请求,让这幅《大明混一图》参加“南非国民议会千年项目地图展“,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攻克种种难题,终于在不损伤原图的基础上,成功将《大明混一图》全部复制出来,将复印件借给“南非国民议会千年项目地图展“,也算完成了金瓦拉女士的心愿。

    《大明混一图》对沿海地形的准确描述,说明了大明王朝在航海上的成就,也为续任者提供了探索的基础;雄才大略的成祖皇帝继位后,充分意识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航队一方面通过巨额的海外贸易,补贴国内的财政缺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外国使者进贡祥瑞,充分显示自己的执政合法性。

    郑和航海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指南针和观察日月星辰的“牵星术“测定方位,以航海图作为依据,来保证航海的路线安全。郑和航海的船只规模非常宏大,”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马六甲作为郑和船队的重要中转者,当地人曾经这样记载道:“凡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从这段文字描写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船支规模何等宏大,大明的国势是多么强盛!

    永乐时期的大明王朝,有如一团在海面上勃勃升起的红日,向外部世界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郑和自己也在第四次下西洋时满怀豪情地写道:““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是这样描写郑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