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常会给人带来错觉。
譬如说何进身死到董卓废立,前后五日罢了,所以人们常常会忽视其中袁氏一度掌握政权的事实。
再譬如说,从关东联军兴起开始,董卓就起了迁都的念头,然后只花了半个月就下定了决心,两个多月就迅速完成了这一导致士民死伤无数的举动,于是很多人就本能以为是关东联军取得了战术胜利,逼迫董卓不得已为之。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个后患无穷的过程完完全全掌握在董卓手中,是他主动为之。
而原本的历史上,在董卓迁都过程中,关东联军几乎全部坐视不理,虽然有曹操、孙坚这样想要有所作为的人,却也根本无法插手。反倒是董卓完成了迁都后,返身遥控河南诸将主动出击,双方才开始正式交战,却依旧是董卓三面全胜!
那么回到眼前,即便公孙珣的到来给了关中、弘农极大的军事压力,可董卓留在河南的诸部,却依旧在把那些关东英豪们给吊起来打!
当然了,平心而论,被人吊着打不丢人,也代表不了什么东西。
没有谁一开始便会打仗的,从这些关东英豪到他们的士卒全都如此,无非是败几仗,死几个人,经历一些绝境,然后以这些人的才智和关东的人口财富,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如何打仗,如何统军,然后变得比他们的对手更强大,更善战!
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可能多年后,这些英杰会为自己这么早便学到这些东西感到庆幸,但回到眼前,回到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对当事人而言却不免沮丧。
话说,曹孟德和刘玄德在虎牢关外,已经足足两月没有半点进展了。这真不怪他们,因为不是他们不想打,而是他们指挥不动酸枣会盟的各路诸侯,那么面对着虎牢关这种险关,你让各自只有几千兵的曹刘二人怎么打
虎牢关这种地方……当然,正如潼关此时被称为桃林塞一般,也可以称之为汜水关、旋门关……总之,这个地方,南面是嵩山山脉,北面是黄河,身后是重镇成皋,身前是汜水横过,真不是可以轻易夺取的。
别的不说,因为汜水横在关前的缘故,你连兵马都铺陈不开,蚁附攀城都做不到,那到底怎么打
于是乎,去年冬天吕布跨河打了袁绍,曹刘二人在虎牢关外一起看风雪;董卓迁了都,曹刘二人在虎牢关外一起看凌汛;公孙珣打穿了并州,到了河东,曹刘二人在虎牢关外一起看桃花;甚至袁绍痛定思痛,来到酸枣督战,两位英雄还在虎牢关外继续看风景!
不过,等到董卓所部河南诸将联手打了孙坚,曹刘二人终于可以不用培养感情了,因为,驻守虎牢关的中郎将,骑督华雄主动出战了。
这当然可以理解……同僚们不管是新人旧人,凉州人并州人都在立功,唯独他华雄在虎牢关苦捱,这未免让这位出身董卓亲卫的凉州武将颇显不甘。
当然了,关东联军之前展现的可笑战斗力,也让他胆气愈壮!
所以,在妥善安排了成皋和虎牢关的防务后,这位新鲜出炉的中郎将华雄居然主动出关,每日只率三千骑兵越过汜水,频频向十余万关东联军发起挑战!
关东诸侯不可能不应战。
毕竟,如果十余万人的大军居然不敢接受三千骑兵的挑战,那他们可就真的是颜面尽失了。实际上,便是袁本初闻讯后也专门从身后酸枣赶来,准备亲自督战,以求务必拿下这讨董以来的第一胜!
然而,战斗开始后,尴尬的情况再度出现了——华雄领着三千骑兵,在汜水东面的平原之上横冲直撞,根本毫无顾忌,而诸侯大军居然一时拿对方没辙!
怎么说
很简单,人家华雄不是傻子,不可能真要玩三千对十万,实际上他专门下了战书给对面的诸侯联军,说的很清楚——或步卒五千,或骑兵三千,他都可应战,一日一战,但若围殴或车轮,他就不伺候了!反正三千骑兵,一溜烟便能过桥归入关内。
这当然合情合理,关东诸侯们也没有反对的意思……然而,连续数日,所谓各郡国名将领着各路兵马,却纷纷在华雄和他的西凉铁骑身前败下阵来。
等到盟主袁绍自酸枣大营赶来,已经连败了四场不说,居然还死了两位领兵将领!关东联军非但没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