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架……
两架战斗攻击机升空之后,甲板上便立刻进行了清理检查。
确认猛力弹射,没有什么零部件掉下来。
喷气式发动机叶片很娇贵,如果吸入了一颗螺丝钉,那可能打烂叶片,导致机毁人亡。
清理检查之后,又有两架战斗攻击机,被引领过来停下,做好了弹射准备。
只不过,它们暂时没有被弹射起飞,是战备预留。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它们就可以被迅速弹射,紧急升空前去支援。
要是在特殊时期,那么这两架战斗攻击机,就会挂载实弹了。
当然这一次,依然还是训练弹。
这年头,怎么可能打仗
……
科目训练正有条不紊展开。
受地球曲率影响,战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对低空的探测距离有限,一般只有几十公里。
而这也是为什么,飞行员们要苦练超低空突防的原因。
当然,很多先进的反舰导弹,就是用超低空突破,从而提高成功率。
以几乎擦着海面的高度,掠海飞行过来,会让海上的战舰预警时间有限。
从发现目标,到组织武器拦截,对于每秒一两公里甚至更快的反舰导弹来说,留给战舰防空的时间,只有一二十秒。
这么短的时间,如果反舰导弹数量又足够多,那就形成饱和攻击了。
战舰遇到这种情况,特别难以应对。
为此。
有航母的国家,都会研制装备预警机。
恰如卡森号航母放飞的预警机,它升空之后来到了约六千米的高度。
通过机载雷达,如‘居高临下’一般,对数百公里范围空域展开警戒。
那些想要通过超低空突防的敌人战机或者导弹,就根本无法躲过预警机的‘眼睛’。
两架后续升空的战斗攻击机,则不远不近的,伴随在预警机周围。
三架飞机,绕着航母战斗群盘旋飞行,但距离航母会越来越远。
所以如果雷达上,用线条将它们飞行轨迹展现出来,就像是螺旋状的圆盘蚊香。
如此飞行,是典型的执行重点保护警戒。
如果是战争时期,那就会有两架预警机、四架战斗攻击机升空。
分为两个组,一组朝着敌人可能来袭的方向飞去,执行战斗警戒任务,另一组则在航母战斗群上空螺旋绕圈飞行,执行防空戒备任务。
今天的科目太简单了。
两架‘敌机’很快就被预警机的雷达,给探测发现了。
经过识别之后,发现不是自己人。
飞行速度、高度、航向,又是冲着航母战斗群来的。
按照流程。
雷达操作员立刻通过联合战术数据链,通知航母战斗群的空情指挥官。
指挥官立刻决定,安排战机前去监视。
很快。
航母飞行甲板上的‘战备待命’的两架战斗攻击机,就紧急领命,弹射起飞。
根据预警机提供的‘敌机’目标数据,直扑而去。
冲上去之后,当然不是立刻就开火。
毕竟是和平年代,哪儿能发现目标,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