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别的礼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 回来(第1/1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现在的白璟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一方面能够理解,在这一套观念、习俗最为盛行的那个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秉持这样的观念、习俗,是很有利于他们整体的生存、延续的;但时过境迁,这套观念、习俗就算在父母那一代时还能受用,但到了她这一代时,其实已经是不合时宜的旧观、陋习了。

    继续固执地坚守着只有利于“父母”一边的那部分观念、习俗的这一做法,最终的结果,必然会把像白璟这样的是在这样的新旧两种观念越发明显碰撞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逼得即便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能最大化、承受的痛苦能最小化,他们也迟早都会选择背弃旧习、旧观,转而去拥抱更有利于他们自己的新观念——比如,“个人主义”。

    白璟自然也经历过这样的时期。

    在她离开了家乡的熟人社会后,她接触到了当时在大城市里正在兴起的“个人主义”思潮。在这样的新观念的冲击下,在她自己刻意在远离家乡的那座思想越来越多元的大城市里待了基本等同于她曾在家乡待过的时间,在她自觉自己终于基本重新统合了曾经甚至有些两极分裂的“自己”,——那之后,白璟才又重新回到了家乡。

    这一次,不再只是短暂的停留几日,而是真的回来了。

    只是,白璟会这样回来,也并不是她原本计划的,而是被生命“催促”着,才不得不回来的。——否则,她的心就无法得到安宁。

    这才是事实。

    另外还有一个事实:并不是所有像白璟一样地长大、最后又像她一样选择用同样的方式——从自己这儿断绝自己这一支血脉的延续,以此来报复整个社会——的这一类女人,会像白璟一样的在她这个年纪就收到死神的“预约”;就算收到了“预约”,也并不是她们所有人都会愿意与这个世界和解,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或许,就像白璟时常自言自语时会对自己说的那样:除非她所承受的痛苦、所忍受的愤怒,最终会变成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女人共有的感受,否则,她做的选择、她的报复,就只会是她自己的事情。无论后果如何,都只能是她自己承担。但是,一旦这样的痛苦、这样的愤怒,变成了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种群的生存、延续的时候——只有到了那时,才不会只是她自己的事情,而后果,也才不会只是她自己来承担。

    只是白璟从未寄望过那一天能真的到来,或真能在她的有生之年到来。她不过是愿意为自己的“无法忍受”承担自己的选择所导致的后果而已。

    至少,她这样做,就算是死了,她也能死得无悔、无憾。

    就是这样的觉悟的支撑,才让白璟走到了今天。哪怕,最终她还是选择了重新回头,带着自己全部的身心——终于将曾经离开家乡时的破碎支离的自己给重新拼凑完全的全新、完整的自己——带着这样的自己,回到那个曾是她人生的地狱的家乡。——哪怕是这样,她也回来得心甘情愿,无愧于心,无悔于己。

    莫蓝请白璟吃了绿豆饼,午饭就换白璟请客了。

    两人心里都有本账簿:莫蓝这盒绿豆饼大概要花多少钱她特地回市区一趟坐车大概要花多少钱——那,这顿午饭的花销就该与莫蓝来这一趟花去的所有费用,大致相抵才行。

    算了算,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