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移民全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5章 大国崛起(九十五)(第1/1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当然,这并不代表,m古人在完成内部整合,并适应中亚的干热气候之后,就不会觊觎印度的富庶。

    刚才我提到的,13、14世纪相交之际,察合台汗国的几次连续入侵,就是m古人做出的最大努力。

    那么,是不是m古人的再次入侵,打断了德里苏丹国,对德干半岛的全面征服呢答案却很让人出乎意料。

    因为打乱德里苏丹国南征计划的,并不是m古人的入侵,而是m古人的崩溃。

    m古人所建立的庞大帝国,在13世纪上半叶开始,走向了崩溃。

    与印度相接的两大汗国中,最先崩溃的是统治美索不达米亚、伊朗,以及大部分阿富汗地区的伊尔汗国。

    公元1335年,随着君主的离世,内部矛盾已无法调和的伊尔汗国,被分裂为了几部分。

    察合台汗国,则在十几年后被分裂为了东西两部分,并旋即为帖木尔帝国“曹魏代汉”般的所取代(公元1370年)。

    一边是在中亚统治开始崩塌的蒙古汗国,一边是在印度正如日中天的突厥政权。

    这样的局面,很难不让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动心,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来自于中亚\/阿富汗地区。即便说没有接收,蒙古帝国遗产的野心,最起码也希望能够,拿下兴都库什山脉两侧,为自己脆弱的西北门户,加上一道防火墙。

    公元1337年,德里苏丹国开始暂停,在印度南部的整合工作,集结大军,向动荡a富汗地区发起远征。

    不幸的是,这些在印度日久的突厥人,不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还低估了他们那些突厥远亲,接收m古人遗产的决心。

    远征阿富汗的德里苏丹国,不但没有能够,从崩溃的伊尔汗国遗产中,分一杯羹,反而落得个全军覆没的结局。

    顺便八卦一下,如果当时有x知告诉德里的苏丹,在他出征的前一年,察合台汗国境内出生的一个婴儿,

    即帖木儿最后成为了,伊尔、察合台两大蒙古汗国遗产的继承者,不知会不会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向。

    德里苏丹国这次大伤元气的远征,极大的改变了印度的z治走向。

    葡萄牙人登陆印度之时,所观察到的印度地缘z治版图,也正是在这次远征之后建立的。

    正准备回到大国博弈的解读模式来,忽而想起后世z印m边境,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热点板块。

    跟我们地缘z治关系较近的m北地区,人们的熟悉度较高。

    相对来说,国土呈犬牙交错状的印、m、m三国之间,有什么样复杂的地缘纠葛,就没那么熟悉了。

    鉴于上述三国,与天朝在北印度洋的布局,有着莫大关联,因此,再花些笔墨也是值得的。

    弧状的若开山脉-那加丘陵,是南亚次大陆与中南半岛的天然分割线。

    其中“若开”之名,取自m甸的“r开邦”。

    “那加”二字,则得自印度的“那加兰邦”,那加兰为“那加人”的意思。

    这两段d立命名的山体,实际一条连续性很强的山脉。

    如此命名,更多是基于,两国分享这一地理分割线的需要。

    唯一有问题的是,那加丘陵并不是一条丘陵。

    它与若开山脉一样,海拔在1500-2000米左右,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这样的高度,加上密布的原始森林,足以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有鉴于此,将之合并命名为“若开-那加山脉”,或者将那加丘陵改称为“那加山脉”,

    会更有利于大家,理解这一地区的地理结构。

    当然,若开-那加山脉虽然比之很多山脉来说,看起来完整度都要高得多,但一定要将之分割为二部分,也不是没有依据。

    承担这一地理分割任务的,是一个身处山脉之上的封闭盆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