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之穿越诸天万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七章、学历和能力(第1/2页)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同热闹的乡村不同,山东的各个城市又是一番景象!

    “我不服,我不服呀”

    “我等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鲤越龙门,怎知现在竟然赢不了一个小吏!”

    济南城潇湘馆,名妓飞雪姑娘的绣楼二楼中,几个举子搂着姑娘喝着花酒,嘴里还在不断抱怨。

    豪强,大户人家之所以长久不衰,甚至可以传承千年。

    乱世中分散投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时候的诸葛家族就是其中的例子,只不过人选有点问题,后世人云,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的其狗。

    现在天下打乱,大家都知道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聪明人已经开始投资下家,为将来做准备。

    只是这个选择不容易,实力最强的鞑子,虽然占领了关外,几次入关都给中原带来了深刻的伤害,只不过东北太远、太冷了,又是异族。

    除了混不下去的读书人,一般不会去关外。

    那些江南的大家族就是想选择投资鞑子也不容易,路途有些远。

    当然了如果鞑子入关拿下京城又会不一样。

    对读书人而言只要对家族有利,脸面这东西不重要,京城的那些官是闯王来了投闯王,鞑子来了投鞑子,可以说只要有利益祖宗都能忘了。

    现在鞑子在关外,流寇也不成气候,没有稳定的地盘的他们还不是大家考虑的对象。

    雷家军拿下了山东这让大家多了一个选择,不同于河南、湖北的流寇,雷家军是把山东当成了根据地来建设,要不然也不会发布招贤令了。

    虽然雷家军的政策对乡绅很不友好,官绅一体纳粮,打破了千年来的习俗。

    不过没关系,只要能延续家族,吃点亏就吃点亏,以后想办法赚回来就是了,传承千年的家族对这一套早就熟能生巧了。

    不过局势还不明朗,江南的大家族不会贸然派自己的嫡子,继承人过来。

    派出的都是旁系,或者不被重视的庶子。

    如果投资成功了,那么家族势力就会更近一步,失败了也无所谓,庶子不就是用来牺牲的吗

    再说了江南文风鼎盛,这里随便挑出一个举人都能横扫北方。

    那些旁系子弟和庶子来的时候还信心满满,认为以他们的实力这次绝对能独占鳌头。

    等到了山东才有点傻眼!

    因为雷家军的招贤令中,提到只看能力,不堪学历和出身,就是小吏、杂役也无所谓,一样可以当父母官,打破了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唯一标准之后,官和吏九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让很多人不高兴同时。

    也让无数小吏看到了希望。

    明朝建立二百多年来,官场已经形成固定的规则。

    你要当官最低标准必须是一个举人,而没有特别好的运气,举人一般也做到五品就顶天了。

    要想做高官,那么你必须中进士,两榜进士,要不然……!

    在明朝,有很多微未小吏,他们这些人大多是科举不畅,只是秀才或者秀才都不是,为了生活,他们投身衙门,做文书,刑名,师爷之类的工作。

    别看只是小吏,其实明朝官府的运行其实就是由他们负责的。

    但是在明朝的制度下,他们永远也别想走上前台,别想出来当官!

    因为在前面不知道有多少举人等着选官上任呢!

    这么说吧,如果你没有特别硬的关系,做了举人虽然吃穿不愁,但当官不知道到要等多长时间。

    甚至在文风鼎盛的江南,因为举人太多,官府照顾不过来,生活都有可能陷入困境。

    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就是这样,虽然是举人,但因为没关系,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

    直到有人资助他进京赶考,中了进士才一飞冲天。

    举人都在前面排对,秀才、童生工作干的再好有什么用。

    这些小吏心有不甘,也没有办法,现在看到雷家军的招贤令,顿时眼前一亮。

    如果是考科举,做文章,扔下八股文多年的他们肯定不会是那些死读八股文的人对手。

    但是招贤令上说了,不看学历,看能力!

放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